第41章与吴涛相比,曲晨只能算在敌人制造了一个“小乱子”,当天战斗开始后,吴涛即率领他的营和师侦察连出发了,他们的任务渗透到敌人,实施破袭。由于人员太多怕被发现,所以全体人员轻装之后,分为几股分头行动,走在最前面的是师侦察连,师侦察连任务是负责控路,一路之上,全靠师侦察连才顺利渗透到敌后。越过火线之后,最危险的地段已经越过,于是师侦察连与吴涛等人分手,单独继续南下,执行侦察任务。送走师侦察连之后,吴涛令一面让部队分散隐蔽起来,一面派出韩柏的侦察排四处寻找目标,待侦察排返回将侦察到的情况进行会报之后,吴涛发现四周都有可值得攻击的目标,最后他选定主要目标--一座桥。这座桥横跨于一条小河上,河虽不深,但运送物资的汽车无法涉水过河,只有通过这个桥。此前这个座并未受重视,然而顺安被攻占之后,运送补给的车队就不得不改路经过此桥,以绕过顺安。吴涛的行动可谓大胆,因为不仅此桥已有重兵保守,而且附近还有敌人大部队,可说是“虎口拔牙”。此时负责守卫大桥的是美国第十山地师的部队,这真可谓“冤家路窄”。吴涛迅速给部队下达任务之后,他的指挥部也随迫击炮排转移来距大桥不远处的预定阵地--一座小山的山顶,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战场,吴涛与司马将邪就在山顶上指挥,迫击炮排的迫击炮就架设于后山腰上,位置不仅隐蔽,而且处于火炮射击的死角相当安全。“打吧!还等什么?”司马将邪将全部目标的射击参数计算完之后,有点急切地问道。“再等一会!其它各组此时不一定能到位,多等一下!”吴涛一边不慌不忙的回答道,一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目标。由于担心无线电会被敌人截获,所以他们的无线电电台只收不发,吴涛此时虽不知道各组的具体情况,但他能估算出各组的大至位置,并且相信各组的无线电台都打开了,正准备接收他的命令。等了近半个小时之后,吴涛认为差不多了,于是打开手中的无线电台,对着话筒说道:“注意!注意!节目庆祝活动开始!”这就是表示行动开始的密话,反复说了几遍之后,他又命令道:“迫击炮射击!”然后他又举起望远镜观察弹着点。接着远处也响起了枪炮声,原本吴涛为保证攻击大桥的顺利,特意派出了了若干个战斗小组四周骚扰,这下子敌人的后方大乱了!由于许多地方都受到了袭击,一时间无法派兵增援大桥。吴涛派出的狙击排将桥面封锁了,使大桥西端的守军无法增援大桥东端,美军欲乘装甲车过桥时,可是装甲车刚刚上桥就被反坦克击毁,结果大桥东端守军陷入孤立的地位。不过守桥的美军很镇静,没有被突然打的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反应,以猛烈的火力还击。3连2排的项少龙本想带着他的班借炮击的掩护快速冲进敌人的阵地,可半路上就被美军的火力拦住,无法前进。不过美国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不时有迫击炮炮弹准确地落下他们中间。可是又不知道炮弹是从那飞来的,炮位雷达截获的雷达反射信号太乱了,根本没法计算出正确的炮位,看来当初振学的确特意提供这些的新式82毫米迫击炮炮弹确实对了,当然这与优势的炮手加上司马将邪的准确计算分不开的。当双方为争夺大桥东端阵地展开激烈的交火之时,大桥突然发生了爆炸,原来正面的进攻不过是一种掩护,目的是掩护爆破小组炸桥,由于担心敌人在河滩上部署了地雷,实际上美军的确在大桥附近的河滩上部署了大量地雷,只是由于一时间没有专门部放于水中的地雷而没有在河中放雷,爆破小组正是涉水到达桥下的,并将数包zha药安放于大桥下,成功的炸毁了大桥。炸毁大桥之后,吴涛即率部撤出了战斗,这里不是久离之地,如果等敌人从清醒过来遭再撤就晚了。当吴涛撤出战斗之后,突然间发生远处火光冲天,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原来被派去实施骚扰的侦察排,在韩柏的率领下,竟然误打误撞上了联合国军的一个大型后勤中心,这个后勤中心专门负责西线联合国军部队的补给任务,然而由于运力不足,大量弹药等物资正积压在这里,可这里又根本没有什么仓库,全部东西都是露天存放。在战斗中一堆炮弹被引爆,结果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了整个战争期间最大的一次爆炸,虽然美韩两国都拒绝公开这次爆炸的损失情况,然而人们都相信这次爆炸的损失相当惨重,因为制造这一事故的韩柏等人后来回忆说,如果不是他们见势不巧,立即撤退,否则他们也会一起被“报销”。其它几个小组的战果也不小,一个小组将一个大型通信中心破坏了,另一个小组竟冒充韩国人袭击了美军的一个营地,结果引起美韩两军不明不白的大打一场,美军的一个机场也受到他们的炮击。整个行动取得的成果可谓丰收,付出的代价也小的很,全营付伤或阵亡人数不足30,而且大部都是轻伤。战后有人这样评价这一战斗:“该营的行动非常突然,使联合国军的反击计划还没有实施就破产了!有力的支援了朝鲜西部集群的进攻行动,而朝鲜西部集群的进攻则打乱了联合国军对该营的围剿行动,让该营得以安全撤退!”桥梁被炸、后勤中心被摧毁,通信中心被毁、营地受攻击、机场遇炮击,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不能让人感好受,尤其是这些事情几乎是同时发生,更让他受不了的是“造事者”事后全跑,没抓住一个,以至于科舍尔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差一点晕过去。大桥被炸和后勤中心被摧毁之后,运往前线部队的弹药等物资立即减少了,可前方正急需这些东西,这真是“雪上加霜”,朝鲜西部集群的快速推进,更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科舍尔意识坚守现有的防线已不可能,于是他在没有韩国人同意的情况下,下令实施大踏步的撤退,将防线后撤至平壤以北。然而韩国人则认为形势还没有恶化到无法收拾的境地,韩国还有大批后备役部队没有投入战斗,只要这些部队能及时赶到,胜利还是有希望的,为此拒绝撤退,并派朴正富去劝说科舍尔,然而科舍尔根本听不进去,依然坚持撤退计划。最后韩国人不得不同间撤退,可是美韩两军高级指挥官间的争论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此期间美军部队已奉命开始撤退,而韩国部队还在坚守阵地,可是韩国人根本无法单独坚守美军撤退后留下的防线,结果整个防线崩溃了,于是联合国军开始快速的向平壤以北地区快速退去。23日上午,南下侦察的志愿军第3装甲旅所属的师侦察连顺利进入平壤,同日下午,朝鲜西部集群的先头部队开入平壤,至此平壤解围!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阶段作战行动也随之结束,志愿军虽然取胜,但胜的并不轻松,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上发动大规模攻势的同时,解放军也在台海战场上采取了行动,相对平静了多日的台海又热闹了起来。7月22日晨,解放军同时对金门、马祖发动了登陆作战。马祖是由海军陆战队与陆军联合负责的,进展还是顺利,马祖守军未能阻止解放军登陆,解放军不仅很快占领了滩头阵地,并将大批后继部队运上岛。马祖守军的抵抗确实顽强,可惜指挥官指挥错误,从一开始就“硬碰硬”的死拼,结果在解放军的强大火力下,损失惨重。然而解放军占领整个马祖依然费时3天,超出了原定计划一倍,解放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相比之下,金门的战斗才是真正的血战!此时炮兵开始“引退”,由步兵“唱主角”了,因为最后的战斗还要靠步兵来解决,能不能解放金门现在就靠第31集团军的了。杨浦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大、小金门岛上,放弃了外围的其它岛屿,这等于自绝退路,可谓“至之死地而后生”,准备做“困兽”之斗。22日凌晨5点整,随着金门集群司令员李瑞清的一声命令之下,3个加强营率先登上金门的海滩。然而杨浦并没有象马祖守军那样试图采取措施阻止解放军登陆,他不仅放弃了滩头阵地,还禁止射击。解放军在没有付出任何人员伤亡,甚至没有开一枪就占领了滩头阵地,后继部队也顺利上岸,然而当解放军开始向内陆推进之时,立即遇到顽强的抵抗,几乎无法前进。这与二战时期,美军在冲绳遇到的情况差不多,这也许是杨浦对二战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吧!经过短暂的交手之后,解放军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的对手,因为事实证明他们的对手战斗意志相当顽强,是不可轻视的敌人。然而解放军也非等闲之辈,为报当年兵败金门之耻,解放军可没少准备。不过“24小时内拿下金门!”的誓言已无达成之可能,为此誓言的发出者--李瑞清几乎要大哭一场。解放军见向内陆推进困难,立即改更策略,放弃向纵深发展的计划,指挥部队沿着海岸线扩展滩头阵地的面积,因为杨浦不意坚守滩头阵地,所以解放军很快占领了大片的海滩,接着工兵开始在海滩边上修建临时码头,以便让各种运输船只将运载的人员和物资卸下,运输效率可要比用登陆艇直接运上海滩快多了。虽然不时受到金门守军的炮击,然而工兵毫无退缩,炮兵也以强大的火力实施掩护,临时码头仅用几个小时就建成了。接着工兵们开始实现一个“状举”,修筑一条直接连接大陆与金门岛的浮桥,一旦浮桥建成,向金门岛运送人员和装备就方便多了,不过建成这条浮桥还需要很长时间,在最初的战斗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上午9点半,第31集团军第92师师长米文蔚以一线总指挥官的身份跟随着后继部队登上了大金门岛的海滩,此时已有不少部队上岸,而且许多重装备也运上来了。米文蔚并没有急于指挥部队发起了进攻,他首先实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发现他此前的想法过于乐观。连续数日的炮击使金门早已变样,海滩上的各种障碍物早不知到那去了,壕沟都被填平,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金门早已成为了一个“要塞”,完全变成一个战场,四处都是工事,许多工事只是表面被摧毁了,实际上依然可以使用。而且守军在坚固工事的保护下,依然保存下来大部分人员和装备。连续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米文蔚基本上了解了对手的战术,也再次重新认识了对手。守军虽然战斗意志非常顽强,不好对付,但是指挥官大多缺乏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战术应用相当“死”,同时也显得缺乏经验;大多数士兵的军事技术水平不高,显然这是平时的训练不佳的结果。经过一番试探和研究之后,米文蔚决定采取:“不求速度,旦求稳!”的战术,彻底放弃了“速战速决”的计划。组织由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等多兵种组成的突击队,在强大火力支援下,逐个“清理”守军的工事,他要求部队要“稳扎稳打!”不可求快,对敌工事要一个一个的攻占,力求攻下一下,占住一个,“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战斗几乎回到了一战时期的“阵地战”,推进的速度不是以“公里”,而是以“米”来计算,采取这种战术的优点是己方的伤亡小,缺点是速度太慢。金门守军被封锁住了,人员和物资等不法得到任何补充,越打越少。相比之下,解放军掌握着制空、制海权,在强大压制火力,守军对登陆场的炮击几乎发挥不出任何较效果,所以大批增援部队可以顺利上岸,力量越打越强。金门守军最终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至于能支持多长时间则要看解放军和表现如何了!金门几乎成了解放军的练兵场,正如一位军事学者的评价:“这里是军官,尤其是下级军官以及士兵们展现个人才华和技能的最佳地点!”同时这里也成为一个试验场,各种新式或老式的武器和装备被运到这里参战实战测试。然而杨浦对此却很满意,认为以这样的速度下去,“共军打下金门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到那时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可惜他很快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原以为:“经过多年的建设之后,金门实现了要塞化、地下化,修筑的工事相当坚固,多为半地下式,工事之间用地道相连接,很难攻占或摧毁。”然而解放军很快掌握了攻占敌军工事的有效方法,这可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别看守军工事的顶部一般都有几米,甚至十几米厚,能够承受一般炮弹的炸击,可是射击孔或了望孔是薄弱环节,解放军很快发现使用无座力炮、坦克炮等直接射击这些地方可有效杀伤工事内的人员和装备。经过对比之后,发现坦克炮直射的效果最好,不过让许多军事专家跌破眼镜的是,62式坦克的此时的表现最好。99A坦克的火力与防护力很强,可惜太重了,在战场上的运动起来不如轻型坦克方便。63式、63A式坦克的外型较大,被发现和击中的机率比外型较小的62式坦克大,这对于防护力不足的轻型坦克相当重要。62式坦克的8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较小,但对于守军的工事足够了,63A式坦克上的105毫米的威力较大,可惜坦克炮口径的增大,减少坦克携装的弹药的数量减少,影响了其连续作战的能力,至于63A式坦克上的先进火控系统也较不出优势,因为对付静止的目标,62式坦克的简易火控系统足够用了。总之,62式坦克的特点就是“实用”。本以为工事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可是当解放军先实施工事作业,推进到距工事尽可能近的地方,然后使用烟雾弹掩护在进攻部队冲出己方阵地时,防御者已无法有效的实施火力压制。当解放军战士冲入工事之后,工事内的战斗是飞机、大炮、坦克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于是双方的步兵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有时甚至要进行肉搏,虽然守军也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可惜解放军战士平时严格的训练在这时产短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整套攻防战术要点是:以远程炮火实施支援和掩护,以坦克炮、火箭弹等实施直接支援,摧毁各种火力点,以排为单位的轻装部队在烟雾弹的掩护下,接近敌工事,用手榴弹、火焰喷射器、zha药等炸开敌工事,最后在工兵与步兵配合清除工事内的敌人。解放军采取的战术并非“平推”,而是从多个方向上一点点的切入防御阵地纵深,对阵地实施切割和包围,那时守军将不得不面对要么撤退,要么被包围之间选择,如果陷入包围失去后援,那么被消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此时也几无突围可能,因为解放军的防御组织的不错。杨浦多数组织反击,想夺回部分阵地以解救出被围部队,然而多以失败告终,在强大的火力面前,反击等于送死,即便由夺回阵地救出部队,付出的伤亡也相当惨重,一点也不合算。随着大批部队上岛,守军失去阵地的速度不断加快。如果失去了金门、马祖,那么台湾的大门就被打开了,连不懂军事的*也明白这一点,她一边给守军打气,一边与手下研究增援金门的问题,然而对于此时的台湾军队来说增援金门无异于梦。经过连续数日的消耗之后,到22日早晨,台湾空军能够起飞作战有战斗机数量已下降至91架,不敢再轻易出击,与解放军交战了。失去制空权之后,台湾海军也退出了台湾海峡,舰艇不是缩入军港,就是远避外海。没有制空、制海权,台湾陆军无法派出一个援兵。看来*只能向上帝祈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