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在平原的战斗再度掀起了袁曹两军的大战,建安五年来的平静立刻就被打破了,黄河下游的两岸再度被战争的阴云笼罩起来。袁绍对于张辽的警惕已经提升到极高的位置,和谋士们商议结束后就立刻向平原派出了两万步兵和五千精骑的援兵。根据高览的战报,袁绍认为再派出五千骑兵足矣,加上高览那里的三千余骑兵,有了八千骑兵也足可挡住曹军了。只不过他们却不知道后世有种病叫做精神病,或者叫做心理障碍,高览那里的三千骑兵短时间内是注定无法恢复正常的战斗力了,到时候高览还得向袁绍开口要兵。但就在战事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时,张辽却接到了一个让他以为不会再发生的消息。“将军,江东传来情报。”张辽每日都要查看汇总到他这里的各地的情报,按说他如今正在指挥一个方面的战役,对于无关战役的其他方面的情报应该无须如此关心。可是一来张辽的级别足够高,有了足够的权限,那无论是有空没空,这些情报都会按时送来,这也是官场文化的一个特点,而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二来张辽从来都是只管大事,不管小事,所以即使如今战云密布,他老人家也闲的可以,有的是时间翻阅各地的情报,顺便还能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以便他和记忆中的历史相对照。所以,每天定时翻阅情报就成为了张辽不变的惯例。当然了,这也成为了将来人们颂扬张辽时的一条优点----时刻关注各地情况,绝不放过细微的变化。“什么?孙策重伤?”张辽才看了没几行字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口中惊讶的自语道。历史上孙策究竟死于哪一年哪一天张辽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张辽能肯定,孙策绝对是死于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期间。这是因为在曹操下决心和袁绍开战前郭嘉对孙策的那番评价实在是太著名了,以至于一直到一千多年后还有人将孙策之死的原因归结到曹操身上。不过据《三国志》和《江表传》的记载:孙策是被吴郡太守许贡地门客用毒箭射伤,而后因为气愤而箭疮崩裂而死。而后江东就进入了孙权统治的时代。可是现在的吴郡却在刘备手中,而许贡还在担任着吴郡太守。虽然权势已不如以往,但以刘备的为人,许贡至少没有性命之忧。这也算是张辽提前挽救罢了他的生命。而如今孙策重伤却和历史完全不同。袁术反叛,曹操号召天下共讨之,曹、孙、刘三家围攻,孙策因为地域相邻。直接就将九江、庐江两郡收入囊中,而刘备也没有异议,只是将大量的九江百姓裹挟到了吴郡,以填补他治下地人口。这两人一人取实地,一人取实利,也算是分赃均衡。可是当袁术覆灭后。曹仁酒率兵离开扬州。而紧接着袁绍和曹操就开始了军事摩擦。这时候。没有了外界压力地江东就不安分了。孙刘两家先是在丹阳郡狠狠地干了一架。刘备将勇。孙策兵多。也算是互有胜负。平局收场。接下去两家地选择就不同了。刘备接受了张昭和身边谋士地建议。先修炼内功。开始重点关注吴郡和会稽郡地民生。将精力从军事扩张转移到了巩固民生上。而孙策就不同了。他先大军转向西面。打着报父仇地名号进攻荆州。可是他偏偏不愿意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将进攻地重点放在杀父仇人----江夏太守黄祖地身上。而是自持兵力众多。偏要兵分两路。攻击江夏和长沙两地。即使周瑜不断劝说。但在一干将领。尤其是几名老将地支持下。孙策第一次没有听从周瑜地建议。孙策此时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时。他个人虽然是凭借着父亲地旧部和一千老兵起家。可数年下来。他也打下了扬州四郡之地。麾下拥有十万士卒。(当然。他是绝不会知道若曹军不刻意将刘备放到江东。原本他能够占据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之地。可这事唯一地知情者张辽是不会说地。他才不愿让孙策这个常常会热血上头地家伙记挂着他呢。)而身边地诸侯。刘备势弱。刘表老迈。曹操又被袁绍牵住。孙策就感到此时正是他用武之时。再加上父仇和扩充实力地需求。孙策下定了决心进攻荆州。然而没想到地是两路大军都没有什么进展。江夏一路顿兵于西陵城下。长沙一路直接被守将刘磐、黄忠在城外拦住。几次交锋。不但毫无进展。潘璋、韩当还接连伤在黄忠地手下。偏偏此时曹仁屯于宛城地两万大军抽调了一半北上。刘表能够从容地调集更多地兵力增援江夏、长沙。又在蒯氏兄弟地建议下。刘表派人联络了刘备。刘备在得到荆州地盟约后做出了出兵地举动。孙策这才悻悻地收兵离开。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并没有引起孙策的重视,他虽然没有打下江夏、长沙两郡,但还是缴获了大量的钱粮、人口,并占领了江夏郡的几座城池,严格起来也不算失败。收兵后的孙策就又将目光对准了他治下地山越部落。山越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完全可以上溯数千年。但大汉立国后就不断向南北拓展生存空间,向南的一面就不可避免的和当地的越人发生交集。几百年来,战争、杀戮、融合,就是南方各郡汉民和越人的主题。民族矛盾、民族仇恨,让孙策和刘备这两个割据江东的诸侯也不得不面对山越的威胁。若不能解决这些身后的麻烦,他们也根本无力继续扩张。但刘备和孙策选择的却是两条完全不同地道路。刘备对于自己领地内地山越族采用了软硬兼施的办法,打击一批,拉拢一批,再加上吴郡四大世家地相助,没有用惹出太大的麻烦。可孙策向来强硬,对于山越宗帅也是强行命令其迁出山林,服从官员管辖,这样一来,就彻底激化了原本就紧张的矛盾。豫章郡南部的山越部落率先开始叛乱,进攻县城,抢劫财物,掳杀汉民,并将风波蔓延到丹阳郡。孙策大怒,于建安四年夏,率兵反击。然山越部民皆是天生的山地猎手,孙策的大军在山中却犹如无根的飘萍,不但无功,还屡屡被山越偷袭,损失虽然不大,但却很伤害军心士气。孙策此战因为周瑜之前又是力劝,他干脆没有将周瑜带上,反而以周瑜新婚为由将其留下。失去了周瑜劝谏的孙策在怒火中烧下不顾一切的带兵进攻,一月内破寨数十余。然山越之民深谙游击精髓,孙策的实际战果基本没有,而此时他的军队也因为山中作战久无战果而锐气大丧。就在这时,山越部民瞅准时机发动了反击,猎人们设下的陷阱和山林中弓箭的狙杀让孙策的士兵们狼狈不堪。无奈下,孙策也只能选择退兵。但就在孙策即将退出山林时,山越部民的最后一次伏击让孙策中箭负伤,幸得身边士兵拼命救援,才没有更大的损伤。中箭之处在孙策的左肩胛骨下方,山越猎人的弓箭弹力不足,箭矢并没有大的杀伤力。可是山越人却在箭矢上涂抹了毒药以增强威力,孙策也不幸中招,刚出山林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孙策军将领情急之下大肆搜罗民间医工,或许是孙策运气好,在山林附近的医工因为和山越部民略有交往,对这类箭毒还算有些心得,孙策的伤势得以好转。但战事进行到此,孙策也只能默认失败,向南昌退兵。这时,北方袁绍和曹操的战争已经展开,孙策在丹阳郡治所宛陵城修养了一月后得到北方的消息。闲不住的孙策又想借此机会进攻豫州或是徐州,虽不说要击败曹操,也想趁火打劫,借机捞些好处,以弥补征讨山越的损失。但这个想法周瑜依旧反对,甚至程普、黄盖等老将此时也不支持他。孙策气急之下险些箭疮复发,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他这个闲不住的毛病又让他在街上闲逛时遇到了道士于吉,于是后面的情况又符合了历史的记载。孙策斩杀于吉,却因为平日里操劳过度,此时急怒攻心,箭疮再度复发。养病期间,孙策于梦中为于吉惊吓,病势加重,不久因箭疮崩裂,血流不止而亡,是年二十六岁。有关孙策死亡的原因,郭嘉的探子也无法得知详情,只能将这些街坊传闻收集上报。可是他们却得知孙策在临终前将张、周瑜、程普等重臣叫到身边,将自己的二弟孙权托付给他们。又嘱咐孙权好生善待母亲、弟妹,好生看顾四郡基业,并亲手将印绶佩于孙权身上。在交待完后事后,建安五年三月十七日夜,孙策身故。“可惜……可惜啊!孙郎亡故,这汉末群英又少了一人啊!”张辽喃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