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程师

作者:闪烁 字数:3101 更新:2023-09-02 12:22:54

后世对顾祝同有很多的评价,也给他冠上了很多的头衔,其中就包括“工程师”。当然,这并不是说顾祝同是技术人才,而是指他擅长搞大工程,而且特别擅长管理与运作大工程。早在脱下军装之前,顾祝同就已经在大工程上绽露头角。这就是,他亲手主导了中国海军第一艘超级航母,即“长江”号的设计与建造工程,而且总共只用了不到三年。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中国海军能在三年内设计与建造一艘超级航母。顾祝同用事实证明,三年还有多的,“长江”号从绘制第一张图纸算起,到建成后交付给海军验收,只用了两年九个月十四天。即便以战时标准衡量,这都是一个惊人的奇迹。要知道,在大战期间,中国海军建造舰队航母的平均时间是两年,而建造大型航母的平均时间是三年半。“长江”号的设计量是大型航母的两倍,建造工程量是大型航母的一点六倍。在设计阶段,顾祝同总共动员了近三千名工程师,仅手工绘制的图纸,拼接起来就能从北京铺到广州。建造阶段,总共有一万八千余名造船工人参与。为了确保建造工程顺利进行,顾祝同还动用军队为造船厂运送设备与材料,确保运输工作畅通无阻。当然。顾祝同也制订了激励机制。这就是。设计与建造工作都分阶段进行,只有按时完成阶段工作才能拿到奖金,提前完成则能获得额外奖励,而进度落后则会受到处罚。在设计与建造阶段,发放的奖金高达八千万华元。当然,这笔钱花得很有价值。“长江”号的建造工期至少缩短了一年半,这相当于减少了一点五亿华元的建造经费。要知道,即便不算别的,仅占用船台,一年就要向造船厂支付数千万华元。可以说。在设计建造“长江”号的时候,顾祝同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显然,让他来负责载人登月项目确实是最佳选择。虽然并非没有能够与他同样厉害的管理者,但是在管理政府工程上。顾祝同绝对比任何人都要出色。载人登月项目启动之后,顾祝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建管理框架。按照他的要求,载人登月项目被拆分成了五个子项目,即运月球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地、工程制造与后勤运输。这五个子项目都有各自的总工程师与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处理技术问题,而项目总经理则负责项目运作。顾祝同并不过问项目的具体情况,只给总工程师与总经理安排任务,并且要求总工程师与总经理签下军令状,然后就是不择手段的去达到目的。显然,在顾祝同手下做事肯定很辛苦。但是只要把事情办好了,就肯定能尝到甜头。比如,钱仲三出色的完成了其工作之后,不但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的双料院士,还在中国航天集团公司担任总工程师,获得的奖金更是难以计数。当然,像钱仲三这样的科学家,把钱看得很淡,他们要的是名。以及科研成就。在载人登月工程中,总共有十二人担任过总工程师、十四人担任过总经理,而这二十六人中,后来有七人成为了部长级官员,九人获得了院士身份。八人在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担任高管。这些,都与顾祝同有关。这就是。只要出色的完成了工作,顾祝同就会给他们一封亲笔推荐信,而这封心就是获得事业成功的保证。可以说,在管理方面,顾祝同确实很有才华。此外,顾祝同还非常重视技术。虽然顾祝同并不懂技术,在他拥有的众多头衔中,绝对没有“技术专家”这个头衔,而且即便与海军有关的技术,顾祝同的了解都不多,但是这并不表示顾祝同不重视技术。事实上,顾祝同是中国第一批技术型将领中的领军人物。在担任海军参谋长期间,顾祝同就格外重视技术。事实上,在大战期间,顾祝同就极为重视技术兵器。可以说,中国海军的大部分技术装备都与顾祝同有关。仍然拿“长江”号来说,这不但是世界上第一艘超级航母,也是第一艘大量采用了在大战期间、以及大战之后出现的新技术的航母。比如斜角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光学助降设备、雷达导航系统、导弹防空系统、电子对抗设备等等。这些技术能够在“长江”号上得到广泛应用,正是顾祝同的功劳。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以前从来没有建造过像“长江”号这么大的航母,而且也没有大规模应用喷气式舰载机的经验,加上工程进度进展得十分迅速,所以要保守一些,避免采用过多的新技术,以确保“长江”号的建造工程能顺利完成,而且能够及时交付给海军,尽快形成战斗力。即便需要在航母上采用新式技术装备,也可以等到建造完成之后,通过改装来实现。只是,顾祝同否决了一切妨碍技术进步的建议与意见。在他的大力推动下,“长江”号不但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设计建造工作,还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战舰。可以说,除了没有采用核动力,“长江”号用上了当时所有的先进技术。也正是如此,“长江”号在兼程二十年之后,才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进,并且在中国海军中服役了四十七年。要知道,“长江”号的涉及服役寿命只有三十年。也就是说,其实际服役寿命比设计服役寿命多出了百分之六十。“长江”号的服役时间记录保持了十多年,要到二十一世纪初,才会被另外一艘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打破。在载人登月工程上,顾祝同更加重视技术。说白了,载人登月工程本来就是一项技术工程,工业贡献相对较小,主要考验的就是国家的科技实力。为此,顾祝同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技术专家委员会,用来审定载人登月工程所涉及的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那些以前没有应用过的技术,以确保这些先进技术不会对整个工程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项目外的委员会。也就是说,该委员会的技术专家全部与载人登月项目无关,都没有参与到项目中去,因此与项目本身并无利害关系。此外,顾祝同还要求委员会的技术专家直接向他负责。说白了,技术专家在审定载人登月项目的技术方案的时候,必须做到客观公正,给出不含水分的评审结果。当然,顾祝同也为这些技术专家制订了惩奖制度。技术专家在受雇之后,都能领到不菲的咨询费,而且每次技术评审都有额外奖励,但是这些都直接与评审结果挂钩,并且每次评审都由两组专家分别以闭门方式进行,只有两份评审报告一致才能得到采纳。如果在评审过程中出现舞弊现象,或者是因评审失误导致项目受损,那么参与评审的专家都要受到惩罚。虽然在顾祝同制订的奖惩制度中,对参与评审的技术专家的惩罚并不严厉,毕竟他们是项目外的人,但是没有任何专家敢掉以轻心,因为顾祝同只需要说句话、打个电话或者是写封信,就能毁掉任何一名技术专家的前程,让他成为过街老鼠。要知道,有资格进入委员会的技术专家,都是知名科学家与工程师。这些人,绝对不缺钱,以他们的才干,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家大企业、或者是任何一所科研机构里获得高薪职位。他们在乎的是名声,以及自己毕生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显然,顾祝同能够让他们获得更高的成就,也能够毁掉他们毕生奋斗的事业。这两套制度,贯穿了载人登月工程,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载人登月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本保证。从这个角度看,顾祝同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工程管理者。在参与载人登月工程的数十万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与航天人员中,顾祝同恐怕是对载人登月工程最不了解的一个,他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工程师、更不是航天员、也没有能力从事技术劳动,但是他却是整个工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员,而且是整个工程中的核心成员。说白了,顾祝同就是载人登月工程的大脑,其他人只是受大脑控制的肢体。在载人登月工程中,不管给予多高的评价,对顾祝同来说都受之无愧。没有他,就不会有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也不会有接下来的接二连三的奇迹,甚至不会有人类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的足迹。在这个疯狂的时代,顾祝同用他的方式书写了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只是,在一九七零年,相信顾祝同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是参与到载人登月工程中的人员,也没有几个人相信,能够在五年之内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并且带着月球岩石标本返回地球。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4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