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绝后患迈卡威的突然离世,震动了金国的高层。迈卡威死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毫无征兆。迈卡威病逝的消息传到四位亲王那边,他们的惊愕表情如同是敌人突然来到他们身边,感到有点不知所措,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时,金国王城米里斯提就盛传君王迈卡威之死的多种版本,有谋杀说、中毒说等。四大亲王之首的睿肃王洛瑞什得知迈卡威去世的噩耗后,下令派兵迅速封住沃梅赫金殿的所有出入口,并派相关人员到迈卡威事发的现场,调查迈卡威的死因。由于迈卡威身前所见的最后一个人是长子迈立阳,所以迈立阳自然难脱干系。对此迈立阳有点委屈,他说道:“我跟父亲谈话的时候,见为父表情动作一切安好,并未出现什么异样,没想到父亲突然就这么离我们而去。”迈卡威的护卫军头领格尧隆否定了君王迈卡威是死于谋杀,格尧隆说:“我们护卫军一直守护在君王迈卡威身边,没有发现任何刺客的身影。至于王子迈立阳谋杀君王,更是无稽之谈。”格尧隆的说法似乎得到了验尸官的验证,在迈卡威的尸体上未发现任何凶器的痕迹,因此迈卡威的死排除了谋害一说。那么,迈卡威是不是死于中毒?因此,为迈卡威提供膳食的供应处和办事地的一切物品金军的检查人员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检查。迈卡威中毒而死,一着可能死于食物中毒;二着可能因室内散发着某种说不出名字的剧毒的无色无味的毒物而中毒身亡。对供应处食物和水的检验,负责验毒的人员没有发现食物和水中安放毒物,而迈卡威的办公地点经检查,没有发现剧毒的毒物。验尸官也没有从迈卡威的尸体上发现迈卡威之前有中毒的迹象。但是由于迈卡威死得实在蹊跷,导致检查结果即便证明迈卡威不是死于谋害和中毒,也一时难以肃清王城内的谣言。按照谁是最大的收益人,谁就有可能是凶手这一逻辑推断,迈立阳肯定是众人怀疑的对象。迈立阳对他的母亲大倒苦水:“孩儿实在是没有做出弑父的行为,他们对我的怀疑是毫无根据的。”迈立阳的母亲对儿子说:“孩儿,口说无凭,你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父亲的死跟你无关。你必须配合和协助有关人员的调查检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用你的切实行为昭示在父亲的死面前你是问心无愧的。”迈立阳听从母亲的话,他积极配合相关人员的调查,协助他们做好检验父亲死因的工作。迈立阳用实际行动表明父亲的死跟他无关。四位亲王也认为迈卡威之死与迈立阳无关。迈立阳是迈卡威的长子,是君王之位的合法继承人,迈立阳没有必要用极端的手法来促成自己早日上位,陷自己于不利。旦凡一个头脑不糊涂的人都不会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因为收益和付出的多寡不足以让迈立阳如此行事,除非这个人是疯子,但迈立阳肯定不是。所以,四位亲王及诸贝勒将官都不会认为迈立阳是弑父凶手。而验尸官和相关调查人员也未能发现迈卡威的死是由外力因素所致,既未被谋杀也没有中毒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和检验,君王迈卡威最后的死因归结为是“因身上多种疾病突发所致”,金国史中把迈卡威的死因简称是“暴毙”。先王迈卡威的死因调查清楚后,在追悼会上,睿肃王洛瑞什当着堂下的将领大臣王族宗亲说:“先王之死的原因大致已调查清楚,死因非外力因素所致,是先王操劳过度落下的病症并发所致。所以我希望在下的王族宗亲大臣将领,不要再听信什么谣言,因为那谣言很有可能是敌人散布的,是为了离间我们内部的团结。大家应该迅速从先王之逝中走出来,辅佐新君王治理好国家。”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君王迈卡威的病逝导致君王之位的空缺因迅速拥戴一人填补上,这个人也很好找,就是迈卡威的长子迈立阳。迈立阳坐上君王之位是众望所归。迈立阳知道当上了君王的他要处理好与大臣将领的关系,尤其是重视金国四位亲王,跟这四个人搞好关系。四位亲王中,睿肃王洛瑞什、智亲王艾敏博葛和贝勒王拓善跋是当年拥护迈卡威登基的得力干将,他们中洛瑞什年纪最大,比迈卡威年长五岁,有六十岁了;艾敏博葛比迈卡威小三岁,五十有二了;拓善跋比迈卡威小六岁,四十九岁了。四亲王中,洛瑞什为亲王之首,艾敏博葛次之,拓善跋和阿勒儿为三四位。四位亲王在将士中有很高的威望,笼络住他们,即等于控制住了金国的军队,迈立阳深谙此理。君王迈卡威的突然离去,并没有使金国高层出现混乱,金国君王的接班顺利通过了瓶颈,这是因为迈立阳接班时届有三十三岁了,具备了治理国家的才干和能力。金国新君王的上位遂在平稳中顺利完成。金国君王迈卡威病逝的消息传到帝王四世明威俊那里,罗夫康在向帝王报告这个好消息时流露出了洋洋得意,幸灾乐祸的心情。然而帝王明威俊却没有对这条好消息感到多么的高兴。帝王四世明威俊下文给罗夫康道:“敌酋病逝,金国内部局势颇有动荡,当下你们应静观其变,以稳为主。决不能冒然趁此出击,被敌人内部一时的乱象所迷惑,应谨慎从事,力求稳固防线才是目前你们所要做的事。切记。”显然,帝王明威俊要比罗夫康更加清醒。金国高层在君王迈卡威突然病逝后很快就扶新君上位,政权过渡平稳,帝王明威俊要求罗夫康在北方依旧采取“以稳为主”的方针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行为。金国高层为了争夺君王之位,亲王之间差点大打出手,互相残杀,好在没打成。帝国在这方面就更上一层楼了,帝王和淮王之间就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战火波及帝国的肃西、岭北、脱布达犁和岭南,造成数十万将士伤亡。不用说也知道,这就是发生在帝王四世四年由淮王明德丰挑起的一场帝国的内战。虽然帝王明威俊运筹帷幄,很快就平定了淮王明德丰的叛乱,但是明德丰的残余兵力退往南方密林深处,仍对岭南之地虎视眈眈。淮王明德丰是明威俊的王叔,明德丰在明威俊眼中曾是一个饱读诗书,有着广博学识的雅士。可明德丰却暗地里图谋不轨,培植一支只忠于他的军队,为的是有朝一日称王称帝,割据一方建国立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淮王明德丰不惜把数十万将士推入战火,造成广大地区生灵涂炭。一想到此,帝王明威俊感到王叔明德丰实在是一个可恶至极之人。由于明德丰的数万淮军盘踞在南方密林里的某一个地方,这就成了岭南的边防隐患。帝王四世十一年十月,岭南都尉滕冲上文给帝王,汇报了淮王余部进攻岭南的战报,战报中滕冲的中央军当然是毫无悬念地击退了淮王的淮军,但滕冲也叙述了中央军在击退淮军遇到的一些麻烦,那就是淮王的战船“横行在岭南的江河上,肆无忌惮地开炮轰击我们,给我军将士造成不少伤亡。他们来去自由,我们奈何不得他。这完全是我们没有制江权的缘由,所以我们认为在岭南建立一支舰队用来打击淮军的战船,控制岭南水域是非常必要的。”滕冲的报文使帝王明威俊感到在岭南建立一支舰队是大势所趋,在帝国的南方海域确实是需要有一支舰队。帝王明威俊为此下文给滕冲,表示帝国已着手在岭南建立一支舰队,用不了多久,岭南的将士们就会有属于他们的帝国海军舰队。帝王明威俊召统尉诺科尼和副统尉奥克多面商岭南之事。明威俊向诺科尼和奥克多谈到了要在岭南建立一支舰队用来打击淮王的战船。诺科尼和奥克多表示赞同。唯一让明威俊有点举棋不定的是在岭南设立的舰队要有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即大概建立一支由多少战船战舰组成的舰队。统尉诺科尼说:“帝王思虑在岭南建立一支多少战船组成的舰队,我认为,岭南舰队的规模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当然,岭南舰队战船的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如与明德丰的战船作战仍嫌不够,那就相应增多;如感到绰绰有余,则酌情减少。”副统尉奥克多附和道:“我觉得诺统尉所言极是,帝王大可不必顾虑岭南舰船的多少,多了可以减少,少了可以增多。帝王可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岭南舰队的大小作出相应的调整。”帝王明威俊点头同意诺科尼和奥克多的说法。明威俊说道:“当年帝王二世派明德丰镇守南疆,是出于安定帝国南方边陲之地的考虑。可明德丰在岭南却处心积虑发展自己的势力,把帝国抛在脑后,培植原本是帝国军队的淮军,意图谋反叛乱,割据一方,自立为国。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彻底地忘记了他是帝国的王族宗亲,是帝国的臣子,不惜把几十万将士拖入战火,用将士的鲜血为他的勃勃野心铺平道路。现在他率一波残兵败将和跟着他的子民退踞于南方密林处,仍不知悔改,不断袭扰岭南边境,派出战船和兵将为他的私欲卖命。在他的眼里我看只有他自己,这种人实在可恨可气。你们说说,我们今后该怎么对付明德丰这样的王族叛徒败类对岭南发动的一次次突袭?”统尉诺科尼说道:“明德丰虽然丢掉了岭南,但由于他仍有数万淮军,这就使得他依然具有对岭南发动一定规模反击的军事实力。守卫岭南的中央军若能在敌人的主动攻击下抓住战机,痛击来犯之敌。这样来个几次,明德丰的淮军就不敢再来,老老实实蹲在新占据的地盘上度过他们的余生了。”副统尉奥克多发言道:“如果有条件,派部深入密林,主动寻歼明德丰的残余人马,找到明德丰所部的盘踞之地,一举把他们的人都给收拾了,这样就没了后患了。”“要是那样就好哦。”帝王明威俊说道。明威俊接着说:“明德丰那老家伙,我看他一天不死,就不会消停。我倒是期待着他主动出击,给滕冲的中央军创造机会,好把他们全部消灭。我看明德丰就因为他还有那几万人马才那么得瑟,要是把他的人马打残了,他也就不会总想着干点犯边的事了。打蛇要打七寸,打明德丰就要打他的残存的淮军。只有消灭了残余的淮军,我们才能安定南疆,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