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松骑在马上,匆匆地向迎上来的薛濂等人行了一礼,接着问道:“城中的情况怎么样?有多少贼军入了城?”“漫天盖地的都是闯逆啊!将军快些护着咱们跑吧……!”“听说宫中的人都跑出来了,皇上那里也大事不妙……!”“快些把贼人赶出去!快些把贼人杀干净!……”……站在最前排的那群勋贵立刻是七嘴八舌起来,那声音是嘈杂得不得了,可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杨如松听得是头疼,还好,他一眼看到站在勋贵身后的李禄,于是就问道:“李总兵!情况怎么样?”“进城的人数不详。不过闯逆可能已经是打到了皇城。”李禄答道。“那么他们冲到了外城吗?”杨如松又问道。“就算有,也没几个。不过正阳门、崇文门都未关,可能很快就会冲进来。”李禄又回答道。“那好!李总兵!刘公公!你们带着你们的人收住外城,再想办法切断内外城的通道。外城内的局面你们也要控制住。还有,想办法多运些粮草和火药、弓箭什么的到外城,准备坚持到大人的到来。”“好!”“杨将军!刘总兵!你们随我杀入内城,一定要保证南城的三座城门关闭。”杨如松下令道。“是!”接着杨如松就抽出了马刀,横拍了自己的坐骑一下,令道:“走吧!汝宁军万胜!”“汝宁军万胜!”四周汝宁军的将士也异口同声地高呼道。接着都跟随着杨如松冲了出去。……冲入北京城的杨如松发现京城的内城和皇城已经不保,所以就决定全力守住外城。而北京城的外城,并不是围绕着内城外围,修建的一道外城墙。而是在南城的正阳门外,单独地修造了一座城。这座外城,其实是因为北京的人口过多,城市扩大,大量的人口在南城外修建了民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座城外之城,所以朝廷索性在南城外修筑了一座“连体城”。因此可以这么说,外城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座独立的城池。而北京的外城,有着七座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此外,还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是连接北京内外城交通的城门。所以现在问题就出来了,要切断内外城之间的通道,首先要堵住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其次要切断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最后要切断登上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要不然。杨如松他们根本就没办法阻止住大顺军冲进京城外城。而这也是杨如松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像这样从“城外”防守住“城内”攻城的守城战。不说是绝无仅有的吧。也是极其罕见的。比如说: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身处外城的汝宁军根本没办法关闭城门,而只能用砂石把这三座城门封死。因为道理很简单,城门都是在城内关闭落闸的,从来也没听说过能从城外打开的城门。而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和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城池都是防外不防内的。反而为了能迅速地调动城内的部队,城墙上的通道都很畅通,这就给杨如松他们带来了诸多困难。也亏得杨如松是京城里的土著,非常了解京城内外城的特点。所以他才能抓住守御外城的重点。要不然,换个不了解京城的将领,光是搞明白这一切都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更不用说在三言两语间下令守外城的要诀了。于是杨如松、杨承祖和刘古迁他们就要带兵杀入内城,驱散靠近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大顺军士兵,并且牢牢地护卫住这三座城门,直到外城的人用砂石封住这三座城门。而李禄和刘元斌的部队,除了一部分上外城城墙抵御大顺军的攀爬以外,其余的士兵就要用砂石封城门。并且还要炸毁连接内外城的城墙、炸毁上南城内城墙的阶梯,使得大顺军不能利用这些弱点突破进外城。所幸的是,因为接近王恭厂,李禄他们能搜集到京城内大部分的火药。再加上当时的逃亡队伍人数庞大,为了准备路途上使用,李禄他们也运送了大批粮草到了外城,所以现在的外城,火药和粮草也并不缺乏,足以支撑过去一段时间。到了此时,冲入京城内城的大顺军并不多,也只有一万多人。毕竟曹化淳的献城是临时起意的,在仓促之中,李自成也调动不了这么多的部队。不过随着城门失陷的消息传遍了整座大顺军军营,各支大顺军部队也纷纷行动起来,都涌向了失陷的西直门。而入城的各支大顺军部队也都把目标对准了皇城。毕竟谁抓住或者杀死了崇祯皇帝就是首功。再说皇城内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和美貌宫女,不能立首功,也能顺手牵羊一把,这种好事又有谁会放弃呢?而李自成也不会阻止先锋部队的行动,毕竟能当大顺军先锋的部队,都是李自成嫡系老营人马,让他们发些财也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李自成看中的是紫禁城内的那座龙椅。因此,冲入北京城的大顺军,是团结中又有竞争。毕竟大伙儿都想要跑得快一些,皇城中的好东西可是手快有、手慢无啊!“嘟——!”冲入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汝宁军,他们的前排骑兵刚列完队,还不等后续兵马的到来,就吹起了铜哨,提马就向着前方冲杀而去。在黑夜中,铜哨声是相当瘆人。而京城宽阔的街道也使得马匹一下子提到了高速。杨如松带着骑兵冲在最前面,没奔驰一会儿,就遇上了一队外出“打野食”的大顺军,所有的汝宁军将士立刻向前平举着马刀,向着这队大顺军冲刺而去。“啊——!”面对着这支突然出现的,宛如死神般的官军。那队大顺军立刻嚎叫着想要四散而逃。但就在一转眼之间,汝宁军的骑兵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面前。(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