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 天津之战(8)天已经开始朦朦亮了,从望远镜里面,林杰清楚地看到了洋鬼子的动向。打先锋的那三千多个林杰打心眼里厌恶的小鬼子,已经看到那堆成了山的同伴的尸体,一个个气得呱呱乱叫的,正朝天开枪,林杰猜得出来,他们一定在喊着报仇之类的废话,妈的,你们干下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竟然不思悔改,还想着报仇,对这样的人种,不把他们打得挺惨的,真的有点儿对不起创造人类的女娲了。虽然群情激昂到了极点,不过,小鬼子这一次派往中国的,可是他们的精锐部队,就是为了在列强面前讨一些面子回来,让列强看一看,他们大日本帝国也有着英勇无敌的部队。所以,这些个畜牲,虽然一个个气得几乎要吐血,可是,阵形却基本上没有松散,仍然排成纵队,在观察了一阵子之后,端着枪,朝着南面慢慢地逼了过来,在他们的后面约两公里处,杰克率领的主力部队,也慢慢地逼了过来。林杰知道,小鬼子一定会朝南面冲过来的,昨天晚上,林龙就吩咐手下,故意在南面留下了大量的脚印,还有拉炮的车辙,乱七八糟的,就是要让鬼子一看就可以知道,曾经有一支数量不少的部队,已经朝南面撤退了。林杰仔细地观察着鬼子的行动,他们离阻击阵地,已经只有五百米左右了,可是,枪声还没有响起来,炮声也还没有响,林杰不是个军事专家,虽然有些不解,可是他知道,打仗这回事,自己根本比不是林龙,人家在军队里面混了二十年左右了,他现在还没有命令攻击,自然有他的原因,虽然士兵手中的毛瑟枪,射程有着八百米,现在就可以歼灭鬼子了。十分钟后,直到小心翼翼的鬼子走到离阻击阵地只有两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枪响了,一百多挺重机枪和三百多挺轻机枪,喷射出了愤怒的火舌,一条条的火链,朝着鬼子直扫了过去,同时,毛瑟枪特有的声音也在战场上响了起来,大批的子弹如雨点般,直扑向鬼子,被打得朦了头的鬼子措手不及,冲在前面的一下子倒了一大片,后面的鬼子连忙扑倒在地上,从望远镜里面,林杰看出来,三千五百个左右的鬼子,起码倒下了一大半。也是,鬼子的进攻队列,仍然按着传统的那样,排成纵队,步行前进,要是林杰手中只有旧式毛瑟枪,没有机枪的话,这样的队列,的确是可能冲破护国军的防线的,可是,现在林杰已经让这个世界提前进入了机枪时代了,一个师就有轻重共四百多挺机枪,这样的队列,说得难听了一点点,就象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去送死。与时同时,炮兵也发威了,九十六门火炮从阻击阵地后面两公里处,朝着英德意军队轰炸,快速炮的优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正在行进间的联军炮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大批的炮弹就已经落到他们头上了。三轮炮弹过后,联军的炮兵被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大部分的火炮也被炸毁了,剩下的十几门火炮,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反击,勉勉强强打了几炮之后,就成了一堆废铜烂铁。西面的护国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殿后的俄罗斯军队,他们手中可是有着一百零八挺重机枪和六十门火炮呢,再加上大量的新式毛瑟枪,那火力,相当于半个师了,那个子弹打得,就凭手中的那些旧式毛瑟枪,俄罗斯人根本就挡不住,一会儿时间,在伤亡了大半之后,俄罗斯人只能趴在地上,忍受着无穷无尽的子弹雨了。杰克少将一下子就愣住了,这样的火力,别说大清帝国的军队不可能有,就是他们大英帝国,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着这样火力的军队。他连忙组织手下进行反击,可是,自己这一面的火力,稀稀拉拉的,明显地比对方的弱了不少了。看看手下的士兵,才一会儿时间,就少了一半左右,那可是一万左右的联军的精锐部队,他怎么也想不通,大清帝国怎么可能有着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掉五千左右联军的部队。可是,现在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了,他趴在地上,一边组织反击,一边仔细地听着对方的枪炮声。不对,那炮声,与自己天天听的炮声不大一样,爆炸声大得多了,一炸下去,两丈方圆之内,别想有不受伤的人,比自己的炮,杀伤力大得多了,而且射速也快,那炮弹几乎是无穷无尽地往自己手下的头上落。再听了一下枪声,不对,这枪声不对头,那是连发的枪声。奇怪,他知道,有一种连发步枪,一些国家已经装备了部队了,他们大英帝国的一些部队,也在实验装备这种枪。可是,那枪声与对方射出来的不一样,明显地比对方弱了不少,没见过连发步枪有这样的连发速度的。杰克少将的脑海里,猛地闪出了一个念头,他的汗水一下子就下来了,不好,是马克泌机枪,对,就是马克泌机枪的声音,这种声音,他听过几回,可是,这种枪,还几乎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别说美德法等国,就是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大英帝国,这种枪还只是出现在报纸上,他杰克少将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上一次马克泌向大英帝国推销这种连发机枪的时候,他曾经在场,并且对这种机枪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记得当时杰克少将说过,马克泌机枪的确有着巨大的火力,可是,机动力差,稳定性能差,操作复杂,在战场上不一定能够起到大的作用,而且,据他所知,大部队的英国军官所持的观点,与他差不了多少。可是,现在,杰克少将后悔了,他怎么也想不能,这种才刚刚出炉,还没有被各国所认可的连发机枪,怎么可能出现在大清帝国的手里?异时空之大中国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