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十六章 新年(shang)

作者:cuslaa 字数:3234 更新:2023-09-03 05:30:50

政和七年腊月三十,癸未。 【西元1118年1月23日】除夕。已是政和七年的最后一天。 同时这也是政和年号的最后一天。 三个月前,道君皇帝在新建起的明堂,颁布了新一年的历法,同时昭告万邦,明年起,将改政和为重和,并大赦天下。为了赶上重和元年的元旦朝会,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在基隆逗留了两天之后,就匆匆忙忙的告辞离岛。 在使节船上,赵瑜塞进去了几乎能把船压沉的礼品,一部分是谢恩的贡物,但大部分还是给使节团的贿赂,在蔡攸的座舱里,还附赠两个会说话的礼物——李乾德的女儿,交趾的公主。 赵瑜送上的这些礼品,大半是东海从交趾和占城劫掠而来的战利品,没本钱的礼物,他就想着让蔡大学士见识一下,灭人之国,到底能有什么样的收获。蔡攸走后,听闻赵瑜封王,东海上下的军民们欢欣鼓舞,但刚刚就任的大小官吏们,却陷入了一阵歇斯底里的忙乱之中。 赵瑜既然已经是一国之主,之前依节度使规格订立的制度、规程以及礼节、仪仗,便全都要更换,甚至那数千份封官晋级的告身文书,由于提前盖下了东海节度的大印,现在也得一份份重新改写。整个政和七年的腊月,东海的政府机关就这么在疯狂的忙碌中度过。 但之前花了半年做的准备,却哪是一个月时间就能改换过去。 而官吏们只顾忙着这些杂务,却连正事也耽搁了下来。 所以到了除夕之日,赵瑜依然得待在基隆堡地书房里,听着陈正汇向他汇报一堆积压下来的政事。基隆堡现在成了东海宫城。 原本住在堡内的文武官吏,都陆续搬了出去,除了驻守堡中的八百近卫,就只有赵瑜一家在其中居住。 不过既然是宫城。 自然也分了内外前后。 后半部分,勉强算是后宫。 而前半部分,则依然是东海的政治重心。 白天时,官员们会进堡来处理公务,到了晚间,除了值日者之外,其他人便会离开。 至于赵瑜的书房,就只有不多的几个重臣。 才可以进入。赵瑜站在书房窗前,皱眉翻看着一份刚送来地公文。 他依然是一身旧日的青色常服,并没有因为封王,而讲究起穿戴来。 略显冰冷地凉风从窗外吹入,半月来的湿闷的天气,终于在前日的一阵密雨之后,变得清爽起来。 随之而起的北风,也给基隆带来了一丝冬天的气息。从书房向西望去。 自基隆堡到七里外的基隆港,在河流和山丘之间,几个市镇和数个东海军营,已被一道竹篱绕起,这是计划中东海国都基隆城地范围。 等到年后,基隆城的建设就将全面展开。在刚刚草拟好的建城计划中。 以基隆堡和基隆港为中心,倚着附近的山峦水势,将建起一个城周长达二十余里的大城。 不过赵瑜并没有打算为这座城市修建多结实的城墙,两丈来高,一丈多宽也就足够了。 一方面是因为东海所拥有的重型火炮,只要在城周的几处高地,修起能相互支援炮台,就算只有半人高地胸墙,也足以打发任何来敌;另一方面,是赵瑜并不喜欢把钱往水里砸。 以台湾的地理位置。 以东海水军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修造城墙的必要。 不过东海既然立国。 就必须有个像样的都城,这样才能足够的威慑力和凝聚力,不然在他人眼里,东海永远都是个草台班子。“整整三十八万贯啊……”赵瑜叹了口气,摇着头对陈正汇道:“为了个面子工程,就要把东海一年三分之一地财政收入丢进水里。 东海国库再丰,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汴京城年年维护,虽然只修外城,内城几乎都放弃了,但每年也要近十万贯的花费,现在基隆建城,连城墙带城内的建筑,只要费上这点钱已经算少了。 ”作为执掌东海政务院的相国,陈正汇向主君细细解释:“台湾土质松软、雨水又多,并不适合夯土筑城,但如果像基隆堡这样,用砖石夹土修起整条城墙,再加上城中各种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这三十八万贯就已是工部竭尽全力削减建城预算后,所得到的花费最少的结果。 再也减不下去。 ”“工部?”赵瑜笑道,东海立国,原来计划中的长史府便升为了政务院,而下属的六曹当然也跟着升为六部,“这个预算案,马林溪做不出来——他只会往多里用钱——还是下面地几个郎中做地罢?”马大工到底有多少本事,他再清楚不过。 若说造船,马林溪自称天下第二,那也没哪人有资格排到第一。 但说起执掌工部,处理政事,他可就要抓瞎了。 为了不让工部的工作陷入混乱,赵瑜和陈正汇可是帮他精心挑选了几个助手。 以马林溪地年纪,过个两年怕是要致仕,未来的东海冬卿【注1】应该就会在那几个郎中中产生。“马工书做得已经不错了,下面的几个郎中也很用心。 说起来,到了明年,工部就会是最忙的一个衙门,最好再充实些人手进去。 以防措手不及。 ”赵瑜点了点头。 东海六部,最清闲是权利被占去的兵部,其次则是礼部,由于东海人少官少,刑部、吏部也不是很忙,工作最繁重的,只有给东海国民建立户籍、田籍的户部和监造各大工程的工部。“等过了年,就从义学里在找些学生来做。 不仅是工部,户部也要加派点人手。 ”赵瑜顿了顿,既然说起了户部,他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问道:“对了,明年的年度预算案到底出来了没有?今天可都是除夕了。 ”陈正汇应了一声,从他刚刚搬来的一堆公文中,抽出了一份来。 他兼着户部尚书的职位,编定财年预算也是他的工作之一。赵瑜接过那份公文,随手翻到最后一页。 只一看,登时吓了一跳,在国相陈正汇的签名之上,赫然有着一百三十万贯的字样。‘一百三十万贯?!’他心中暗惊。 也就是说从明年的二月,到后年的元月,他至少要从东海国库里掏出整整一百三十万贯。 ‘不!’赵瑜摇摇头,政府的开支从来只会比预算多,不会比预算少,估计到了明年年底前,肯定还会要追加一部分。 他连忙向前翻,又细细看了几眼,终于松了口气。这一百三十万贯多是基础建设的费用:向台湾南方的开拓,几个新县城的修造,各种水利设施的兴建,岛上主要道路的水泥化改造,还有各个官作工坊的扩建工程,只要这些工程完工,就可以立刻省去一大部分开支。 至于军费、行政费用和官吏们的俸禄,东海不过刚刚兴起,还不至于有冗官和冗兵,也不会有什么的冗费,相对于大宋每年九成的收入被这些蠹虫消耗掉,东海明年花在一万五千常备军和一千多官吏身上的开支,就只有六十万贯。 不过这并不包括年节庆典的赏赐——这部分的费用,必须出自赵瑜的内库。就如此次赵瑜封王,从他的内库下发的赉赏整整有三十万贯,除此之外还有八万匹从大宋购来的各色丝绢和大批的香料、器物。 不但军队、官吏们人人有份,赵瑜名下的各个作坊、商队也都有赏赐发下。 比起当初以节度使的规格做的预算,整整高出了两倍。但赵瑜倒不担心内库缺钱,他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东海的财富有一半是他的,剩下的一半也由他名下的东海钱庄控制,台湾岛上几乎所有的移民都是他的债务人。 除了赵瑜自己和钱庄的总库,就连陈正汇这个相国都算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不过钱是挣来用的,赵瑜也没有吝啬的想法。 他身为东海之主,但每年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的,也不过万贯。 而他投入到东海国内教育上的费用,却高达二十五万贯。 若是国库真的缺钱,赵瑜也不介意动用自己的私房。把预算案从头到尾认真的审查了一阵,没见到有什么大的问题。 赵瑜便拿起朱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东海国王印。 并没有交给陈正汇,而是与一堆批阅过过后的奏章放在了一起。他对陈正汇笑道:“这些琐事,还是留到明年再说罢。 今天,先生早些回去歇着,明天还有我东海首次的大朝会!何况,先生的亲眷刚刚来到岛上,现在必然在府中苦候,不要他们久等啊。 ”陈正汇犹豫了一下,他成了大宋藩国相国,论身份也不算辱没了先人,故而便遣人回福建老家把妻儿都接了过来。 一别十年,也的确该多陪着他们一些了。“臣遵旨!”陈正汇向赵瑜叩拜后退了出去。 虽然赵瑜为王之后依然恭称他作先生,但陈正汇却谨守礼仪,从未有过失礼之举。陈正汇退了出去,赵瑜又站到了窗边,俯视着他的国家。 新的一年就要到了,离他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他伸手探出窗外,张开五指,举在眼前,天地仿佛都在指掌中。“还差一步!”注1:工部尚书的别称。 这种别称出自于《周官》。 吏部为天官冢宰,户部为地官司徒。 而礼、兵、刑、工四部,分别是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