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十章 故人(下)

作者:cuslaa 字数:3407 更新:2023-09-03 05:32:43

“嚯,好大的船!”虽然大宋的使团已经抵达,但赵瑜依然留在书房里,举着望远镜向港中张望。 万料封舟的巨大船身占据了望远镜的整个视野,七根桅杆已经撑到了镜头之外,几艘泊在一边的一两千料的商船,就像跟在母鸭后面的一群小鸭子。“大而无当罢了!”赵文只看了两眼便收回了视线。 对大宋使团所乘坐的封舟,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速度这么慢的海船,没有任何使用价值,除了浪费木料,便是浪费时间,一艘东海的武装商船只需费点手脚便能把它送进海底。“那可是道君皇帝特地花了十数万贯打造的封舟,赞上几句也没什么罢?”“十几万贯还不是给二郎你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赵瑜哈哈大笑起来。 这艘船,的确是衢山船坊的作品。 就在去年五月,赵佶下旨两浙,命当地的船场制造一艘能震慑外藩的巨型海船——就如神宗朝使高丽的那两艘神舟一样——以供大宋使节出海之用。 但当年制造神舟的明州船场早已被赵瑜搬了家,被摊派了任务的浙东安抚使便把担子压到了温州船场身上。只不过,温州船场现在却早没有了打造大型海船的能力——这些年,两浙、福建的几大船场,无论官营私营,好一点的船大工都被东海用各种手段强行挖了去,搜遍大宋沿海的船坊也找不到几个能造两千料级海船地工匠。 更别说万料了——无奈之下,温州知州只能把这工作再悄悄转包给了衢山船坊。按照后世工程转包的惯例,总是一层压榨一层,真正能落到做工之人手上的,只会是一点残羹剩饭;不过这时候不同,衢山船坊仗着自家的优势,反而海削了一笔。 一艘大而无当的万料封舟,刨去人工、材料。 最后竟让衢山船坊净赚了十万贯之多。 所谓政府采购确是货真价实的冤大头,古今皆然,悉同此理!赵瑜只希望这种生意能多做几笔。“二郎,”等赵瑜笑够了,赵文冲窗口指了指,“让陈相去迎接蔡家的人,会不会有问题?他家跟蔡家地仇可深得很!”“没关系!”赵瑜又笑了起来。 “没有蔡京帮忙,我可就要少了个宰相。 同样道理,没有蔡京,陈先生也不会有机会当上东海国相。 说起来,我和陈先生都要谢谢蔡太师才是,一点旧日仇怨又算得上什么!”‘陈正汇那可不一定这么想。 ’当然,这句话只是赵文的腹诽,并没有说出来。 他又看了看窗外。 不禁带着恶意地想见识一下蔡攸和陈正汇见面时,两人的表情究竟会如何精彩。‘若是打起来那就有趣了!’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没有走向赵文所期待的方向,陈正汇保持着接待上国使者应有的礼节,而蔡攸听到陈正汇在参拜过天家仪仗后自报官职姓名的时候,也是什么反应都没有。相对于因蔡京而被流放海岛的陈正汇而言,蔡攸是绝不可能记住一个十多年前贬斥地小官。 陈瓘的名字或许还会有些印象。 但当年陈正汇听到的蔡京谋图动摇东宫的传言,不过是蔡京一党意图把对手一网打尽的圈套,对于那个一下跳进陷阱、将传言上奏朝中的傻蛋的姓名,他哪可能会记得。蔡攸与陈正汇各自行礼如仪,蔡攸只觉得东海国相礼仪上令人意外的没有一点疏失,挑不出半点毛病,举止谈吐也完全是大家出身地样子。 在海上被一群粗汉的臭气熏了一个多月,陈正汇这种士大夫特有的风仪,对蔡攸来说却如同清风一般。 唯独一点,让蔡攸觉得不对劲的是。 这位陈国相的说话和表情不知为何却是十分冷淡。 行过礼后,也不多作寒暄。 直接就请使团移步港外。‘看起来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蔡攸暗暗想着。 任何一国朝堂,或多或少都会因为政见和立场地不同,分为两派或是更多的派别,想来东海国也不会例外。 东海国相既然对他不假辞色,不出意外,必然是不愿亲附大宋的那一派。 而赵瑜把此人派来迎接,不知是不是已经认同了这一派的观点。本来蔡攸还幻想着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东海王,让他为大宋冲锋陷阵。 但东海国相的反应却如一盆冷水浇到了他的头上,让他明白今次的任务并不容易。陈正汇把蔡攸和大宋使团请上了准备好的车驾,自己坐上了最前面的一辆,在前领路。 一排排骑手领着车队从基隆城中穿过,在沿途百姓的好奇目光中,缓缓向基隆堡行去。坐在马车上,蔡攸左右环顾。 不过三年时间,基隆城已从无到有,矗立在台湾岛上。 民居、官宅鳞次栉比,沿街地商铺也是接连成片。 远远眺望在丘陵湖畔绵延起伏地城墙,以及几处高丘上的堡垒,蔡攸不禁心惊。 从规模上看,东海国都至少是天下排进前二十地大城。 大宋国中,能稳稳超过基隆城的,也只有东南西北四京等寥寥数城,其他各路的大州大府也不外如是。 回想起三年前来台湾时的旧景,蔡攸心中不由得有着沧海桑田之叹。蔡攸再看向最前面的那辆车驾。 对于东海国相,蔡攸并没有什么了解,此人的姓名还是刚刚知晓——不像赵瑜,还有赵文、赵武等人,因为历来的战绩,在江湖和朝堂上都有不小的名气,而一直从事行政事务的陈正汇,他的名声却只局限于东海国中——大宋的情报搜集工作主要放在西北两面,而东海的情报却只能依kao道听途说。 从他在明州地那两天派人打探到的消息。 尽是关于东海的历年战事和赵瑜以及各个将领的奇闻轶事,对于东海国中的文官系统并无几条有价值的情报。上一次来台湾,蔡攸并没有遇上那位陈国相。 究其原因,要么是当时其人身份太低,不够资格前来迎接——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站在在一群海寇之中,陈正汇这种世家子弟的风范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赵瑜只要眼不瞎,就不可能遗贤在外——要么便是他当时还没有投奔东海!而这一点。 也正是让蔡攸感到心惊肉跳。蔡攸又看了看车外地基隆城,能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就把此地由荒僻之地变成天下有数地大城,东海国相当然功不可没,蔡攸不认为那些海寇有这等水平。 而既然陈正汇不到三年便把东海国治理得百业兴旺,那他在东海王的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可动摇。 若说对他言听计从,也毫不令人惊讶。‘看来要说服东海王。 就必须得先从他的国相入手!’蔡攸正想间,车驾已经停下。 从港中到基隆堡,也不过七八里路,一行车队很快便抵达。在从人的护持下,天子钦赐的金鼓斧钺在前,捧着册书赐物的中官在后,蔡攸甩着袖子,走上了一条从堡门处一直延伸过来地红地毡。‘还真是会做啊!’蔡攸心下暗喜。 虽然不知道铺地毡是从哪里翻出的礼节,但赵瑜既然布置得这么隆重,肯定对大宋还有着恭顺之心,对他来说当然是件好事,说服东海王的信心登时又高涨了起来。只是当蔡攸走到基隆堡的正门前,堡中之人出迎后。 却又是一盆冷水浇上头——这群人中,并无东海王赵瑜的身影!“这是怎么回事!?”蔡攸不顾仪态的吼了起来。赵文把眼睛紧紧压在望远镜的目镜上,黄铜的棱边在他眼眶上勒出一道红圈,只是他毫无所觉,直盯着堡门处地动静。 望远镜中,蔡攸气得发青的脸色清晰可辨,而在一旁微微冷笑的陈正汇也让赵文觉得十分有趣。“二郎,你真的不去见蔡少保?”赵文头也不回的问道。“都这样子了,还说什么?”赵瑜半躺在书房边一张檀木摇椅上,身子随着摇椅的上下晃动——这种椅子是赵瑜自己画出式样。 命人打造出来地。 刚刚被献了上来——舒舒服服的躺着,他悠然说道:“先晾他几天。 他的行程拖得那么久,也怪不得我。 不过,等他们安顿下来,就给蔡少保和下面的从官各送几个倭女和高丽婢去,省得他心中怨恨太深。 ”“就算用上女色,蔡少保的心里也不会痛快的。 毕竟二郎你这么不给他面子。 ”“没关系,现在是他来求我,不是我求他。 北面的事已经箭在弦上,不说服我,他们怎么跟金人达成协议?”赵瑜笑着从桌案边的架子上取下了一个公文夹。 大宋使团从明州到基隆,用了一个多月,其中停kao了五六个港口。 而收集了他们沿途交谈,以及随行所带信件、册书的副本的资料,就是在泉州他们最后一次停泊时,由派驻那里地职方司成员乘快船加急送到赵瑜手上。 大宋使团此行地真实目的,册封给赵瑜地官职,甚至是蔡攸打算在台湾岛上布置暗桩的谋划,在这个公文夹中都记载得明明白白。“让我们退还辽南,交出大抃等降将,释放女真俘虏,以换取金人同意长生岛为两国互市地点。 道君皇帝还真会打算盘,一个东安王,一个怀忠崇义推诚顺化功臣,再加个上柱国的虚衔,就想把我们费了多少心血打下的地盘要过去送礼?还搭着几千人的添头!”赵瑜嘿嘿冷笑着,一页页翻着夹中公文,面如冰霜。 “想疯了他们的心!”“二郎你还忘了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这两条!”赵文笑道。“何须他赐!”赵瑜一声冷哼:“等我去了东京,自然会穿了鞋子带着宝剑进大庆殿,到那时,谁还敢唤我的名讳!”把公文夹丢到桌上,赵瑜又躺回摇椅,“把宋国使团安排在辽人的院子边上,等两家打过照面,看蔡攸还敢不敢跟我提这些乱七八糟的要求!”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