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十三章 交涉(shang)

作者:cuslaa 字数:3510 更新:2023-09-03 05:32:51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十二,壬子。 【西元1120年4月11日】蔡攸冷眼看着赵瑜带领东海文武百官在他身前三跪九叩,面上却是庄严平静。 罩着貂蝉笼巾的七梁进贤冠上的笔立,随着赵瑜的起拜,一摇一晃。上岛后的十余天,蔡攸的心情从愤怒到愕然,再到恐慌,直至现在的冷然,也是如赵瑜头上的笔立一般起伏摇晃。上国册封使团入国,藩国国主竟然避而不见,这是对宗主国最大的侮辱。 轻慢上国使节的罪名,用来当作出兵征讨的借口,也是绰绰有余。 蔡攸当日在宫门外没看到赵瑜出迎,便是拂袖而走,并不去理会陈正汇为他接风洗尘的提议。 如果他不这么做,回京之后,御史台的言官绝不会放过他,他的政敌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随行的官吏并不是全是蔡系的人,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能做的也仅止于此,纵然怒火焚烧于胸,他也不可能立刻登船离开,毕竟赵瑜给了他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台南州旱灾,而使节团却久候不至,赵瑜只得先赶去巡视——所以在住进东海人安排的驻地的时候,他只能幻想着当见到赵瑜后,好好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是上国宰相的威严。但等他刚刚坐定,一份拜帖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到他的头上。 大辽北院翰林承旨耶律大石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写在拜帖之上,竟然用的还是道君皇帝亲创的瘦金体。 蔡攸当时对着拜帖。 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被从人提醒,才手忙脚乱的遣人把拜帖封还。整整一夜,他都愣愣坐在房中,门窗紧闭的房间闷热难耐,但蔡攸现在却只记得当时透骨生寒、天旋地转的感觉,只觉得天都要塌下了来。 东海竟然跟北朝勾结起来了!大宋联金灭辽的密议,从一开始就有东海cha足其中。 若是此事被东海泄lou给辽人,不知会平添多少变数。那几天。 他都一个劲地在独居的小院中打转,东海派来服侍地高丽和日本侍女都给他下令赶走,满脑子的浆糊,分不清一二三四。 直到辽国的使节离开,他方从慌乱中冷静下来。 当他开始对此事细细思量,却发现有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为什么辽国使节会这么巧在岛上?为什么耶律大石上门拜会,东海人却不阻止?而最关键的一点。 东海人为何要把大宋使节和辽国使节的驻地安排在一起!?三个问题一一推敲,蔡攸觉得自己已经把握到了赵瑜的思路。 不外乎借势压人,以便在谈判时获得优势啊!其实现在想来,那个所谓北院翰林承旨究竟是是真是假,任谁也不能肯定。 东海在辽东有长生、旅顺,在河北也有新开埠地天津,当年长生岛一役更是俘获甚众,找几个契丹人扮作辽国使节。 来恐吓于他,那个海寇头子未必做不出。不过耶律大石也好,耶律小水也好,这些契丹人的出现,已经表明了赵瑜的态度。 虽然不知道计划是怎么泄lou出去的——其实蔡攸心中已经有了些底,两千多里的海程拖了一个多月。 就算没出过海的人也知道不对劲——但逼东海放弃辽南,退还俘虏的谋划已经绝不可能再去实行,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把东海逼到辽国那边去。安抚!只能安抚!大宋对如东海这等桀骜不逊的藩国或蕃部向来只有剿抚二策,若是无法出兵或是出战不克,就只有安抚了。 东海国力日渐兴盛,蔡攸前后两次来此,相隔不过两年时间,但基隆地变化却是一日千里,城墙从无到有。 沿着地势蜿蜒曲折。 官衙、民居成片的建起,亭台楼阁、馆舍商铺。 一座城市该有的设施,一个不差。 单看大街小巷道路两旁从不缺少的下水暗沟,就能知道东海人为了兴建这座都城的确是费了不少心思——这么密集的下水设施,只有东京城中才能见到【注1】。只从两次上岛所见所闻地对比,就知道东海不缺人、不缺财,同时民心亲附、军心可用,这样的国家虽小,却也是难以欺辱,何况东海远处海外,大宋的军队想飘洋过海攻击台湾,还得先击败东海水军。但这根本做不到!蔡家籍贯福建仙游,每次家乡来人,问起福建水军战力,没一个不是大摇其头。 先毁于台风,又被郑家压制,而后等东海立国,再想重建水军,却连几个好点的船长和水手都找不到。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选择安抚!‘幸好东海不是没有弱点。 大宋是东海最大的财源,而最近还听说东海人兴办的钱庄又在沿海各港设立分号。 只要抓住这两点,赵瑜再狂,也得给我老老实实的!’蔡攸见赵瑜拜了最后一拜,立刻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笑脸,把手中的册书递了过去,“恭喜东安王!”“不敢!”赵瑜双手接过,肃容道:“此是陛下恩德,也多亏少保在朝中鼎力相助,小王不敢或忘。 ”“大王太过自谦了!”蔡攸摇头笑道:“大王谨守臣道,贡奉依时,又有安靖海疆之功,现在再以万马入贡朝中,论恭论顺,也当得起一个东安王了!”“少保谬赞了!”赵瑜哈哈笑着,一手拉起蔡攸,向宴厅走去:“前日久候少保不至,小王心中担忧不已,后又因岛南闹灾,不得不赶去视察。 没想到却因此误了少保地大驾,累得少保久候,小王心中甚感不安!还望少保不要怪罪才是!”“大王仁德兼人。 百姓受灾,能不辞辛苦亲去探视,大有上古圣王之风,下官只有敬佩地份,哪还会怪罪!”虽然明知赵瑜这几日就在王宫中,但蔡攸却不能直言戳破,还得顺着赵瑜地谎话扯下去。“少保过誉了!”赵瑜大笑。 拉着蔡攸走进了宴会厅。还是当年地会场,还是当年的任务。 身边把臂同行的人依然没变,但蔡攸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 两年的时间,双方的地位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 虽然蔡家仍是煊赫当世,但赵瑜地声威却更是遍布海内。蔡攸已经无法再像当年那般用俯视的眼光看待赵瑜,现在地东海,远比西夏更可怕,而赵瑜。 作为东海的开国之主,在宋人的心中,其实已是李元昊那般的人物——当然,赵瑜的名声要比元昊好上许多——现在,蔡攸只能仗着天使的身份,勉强与赵瑜平起平坐。“少保请稍待,且容小王更衣!”赵瑜把蔡攸引到座位上,便开口说道。 他现在头戴貂蝉进贤冠、身着绯色罗袍裙。 又是方心曲领,又是玉剑玉佩,这样的一身朝服,当然不适合参加宴会。“大王请自便!”蔡攸拱了拱手。赵瑜歉然一笑,命主持宫宴地官员招呼好使团众人,便转身向后堂走去。目送赵瑜离开。 蔡攸又回首厅中,长舒了一口气。 刚才走在赵瑜身边,只感觉压抑非常。 也许是心境变了,也许是东海的实力变了,蔡攸只觉得从赵瑜身上一阵阵的压迫感传来。 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东海王矮而壮的身材,带着笑容的圆脸,只从外表上看,并不算出众,但那种随身而起的威势,却是从官家身上都感觉不到。‘东南有圣人出。 真龙现吗?’蔡攸回想起去年暴雨后京中喧嚣一时的谶言。 东海龙王据说便是赵瑜在江湖上的匪号。 而赵瑜地座舰听说也是以龙王为名。 所以从那时起,道君皇帝便开始不再待见东海的贡使。 虽然赏赐不薄,但亲厚却不见了。 若是东海上贡万匹战马早上半年,道君皇帝绝不会只给回赐,而把封赏拖到一年以后的。 当时知道内情的宰臣们皆以为道君皇帝过于大惊小怪,赵瑜是该提防,但不该因为无聊的谣言。 不过,现在想来,未必不是真龙天子的天人感应。怀着这份心思,蔡攸地视线一个个的扫过厅中的东海文武百官,虽然气度不比大宋士大夫,但行动举止却也丝毫不见失礼之处。 尤其是武将们,他们行立起坐,动静有法,齐齐的挺腰端坐,双目平视前方,不见交头接耳,比起文官席位,却更是井然有序。见及于此,蔡攸心下不禁凛然,他参加的宫宴无数,大宋将官在宴席中的表现完全无法与东海将领相比。 喝酒之前谨小慎微,酒醉之后却笑闹无拘,只有那些从小被选入班直的将领,才会稍稍懂些规矩。蔡攸眼光是极毒的。 当年赵佶还未登基,仅仅是端王的时候,蔡攸便经常刻意守在其退朝路上,看到车驾便下马拱立,几次下来赵佶便知道了他蔡攸的名字。 他能得宠,也源自于此。 他能连着两次被派来东海,赵佶信任他地相人之术也是一个重要地原因。 现在看到东海将领的行事做派,所谓由微见著,东海军纪也就可想而知。‘难怪能一仗尽灭十万女真!东海人kao地可不止是地利……童太尉太小瞧东海了!’蔡攸想着。 去年东海大败金人的消息传入京中,赵佶等童贯回京后,以此事相问。 而童贯给出的解释便是东海军力并非强过金国,只是此战金人主帅太过自大,自行投入东海人的圈套,十万大军上了海外孤岛,就算东海人不动手,也会被活活饿死。这番解释让赵佶松下一口气,也暂时放下了加强两浙、福建军备的念头。 蔡攸知道童贯此言有其私心,但童太尉毕竟是老带兵的,说出的话还是经得起推敲。 但现在看来,东海军战力不会比金人差到哪里。半刻之后,赵瑜换上了一套青色便服,徐步前来。 主角登场,众人齐齐起身恭迎。 鼓乐齐奏,比起两年前的荒腔走板,进步了不知凡几。此宴宾主尽欢。注1:中国的城市建设一向完备。 前段时间,刚刚发掘出来的汉代长安城的主下水道便是最好的例子。 在宋代的开封,也是有着十分完善的排污排水管道,由于建得太过宽阔,常有盗贼避居其中,所以被东京市民戏称为‘鬼樊楼’、‘逍遥洞’。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4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