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中国的建立底子实在太薄,所以就算八十年开始开放了,但是在极短的时间想取得什么太多的成果是不太现实的。虽然说因为文风的存在,中国额外多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研究发明工作室,那就是龙岛。但就算龙岛的科学家再牛,也不可能全方面的进行技术超越,而有的技术更是因为有世界各国的专利拦路,纵使发明了也不能推广来用。可是,日本人会有现成的,让世人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在能源电子,机械设计制造(尤其是重型机械),化工制药,金融等领域的技术是九十年代的中国根本无法比拟也无法超越的,而此时日本的经济危机也正好给了文风介入的机会。因为手中有了大把的钞票,还有横田右一这尊大神在前面开路让日本人无法起太多的警惕心,对于日本这些科技含量的优质企业,只要齐日地产及其旗下的公司有机会进入其中,然后凭借着在谈判中让横田右一在其公司里面占据有利的位置,总有可能将其技术捞到手中的一天,有了这些技术,再经过龙岛里面的科研中心改造,那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将这些大型拥有相当科技含量的公司控制一部分,那些文化公司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相当一部分的公司都会被文风进行收购,收购之后文风就任由他们进行自由发挥,然后通过他们将**文化传递到西方世界。并且在日本本土进行大力推广,很限制地向中国内陆传递这种文化,反是将一些励志型的文化向中国进行传送。从而达到间接控制的目的。当然,一旦控制了这些文化公司,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也会在文风的指使下不经意之间地提了出来。比如正确认识二战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能不会直接的提到,但是可以用迂回的方式进行引导,当然有时文风也会恶意地想到把中国儒家那些最让人唾弃的思想在中国杜绝,再缓慢地渗透到日本文化之中,那自是文风的恶趣之所在了。不得不说的是,文风其实也并不是他想在文化上对其他民族的进行侵略,只是他看到了他知道的未来无论是西方文化也好。还是东方文化也罢,人们都很容易接受这种事物,所以你去排斥他是不合适的,在他想来人的思想经过生活质量的改变,还有经过社会发展,这也许有一个必然要产生乱像的过程,既然有那就不要去排斥。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导了。引导之外,当然文风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日本攻城掠地,仅仅是收购这些文化产业和参与日本高产技术的经营那还是不够的,实际上文风当时让张晴将很大一部分的资金转移出国外,并且对日本政商界承诺说要对外进行投资并不是一句空话。实际上。文风要干什么?文风要做的就是痛打落水狗。当由于日本的房产和股市大跌让几乎所有的日本企业都陷身其中,除了日本人固有的高科技含量的公司之外,实际上日本人还有很多的非常优质的资产的。比如,因为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当贫乏的岛国,他们的岛内资源早就在民治维新时期就差不多消耗光了,后来的大发展几乎全靠的就是外来的输入,所以才有了马六甲海峡对日本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后来与中国进行稀土之争的官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当日本在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这一段时间的大膨胀中,由于经济转型他们外出想寻求商机的庞大资金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就投到了资源的上面,比如他们的澳大利亚进行矿产投资,以合股或者以全面收购的方式全面介入了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当然,除了澳大利亚,同样还有新西兰,同样还有加拿大和非洲等国,只要是资源方面的投资日本人从来不会手软的,那是由于他们对于自身所世代居住岛国的下意识心里担忧所造就的本能。说实话,事情也要分两方面来看,日元的大幅升值虽然说是会让大量的热钱从日本掠夺出大量的财富,但是也不全是没有好处的事情,起码日元的升值也就相当于加强了日元在全球的购买能力,也就给了日本经济转型,向海外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机会。但是,世人可能大都注意力被日本和西方国家宣传的日本收购洛克菲乐中心到进军好莱坞电影城,横扫美洲大地,让美国人惊叹日本人要收购整个好莱坞的新闻传遍全世界。当时日本本国的房地产泡沫有不断放大的迹象,而日元大幅升值也反衬出购买海外不动产的价格优势,在文风看来这种情况与后来的中国是非常相似的,在八十年代未时不少日本人将收购的目光瞄准了美国的房地产,并且扩张的步伐远比后来的中国要强大很多。据后来文风所知,在当时的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繁华地段近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上,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更是达到了顶峰,几个标志性事件也让当时的美国民众记忆犹新,日本三菱土地公司花13.7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洛克菲洛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按当时1美元兑160日元的汇率计算,三菱土地公司的投资额为2188亿日元,成为拥有洛克菲洛中心80%股权的控股股东,洛克菲洛中心曾被视为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美国媒体将这一收购行为称为日本人买走了美国人的灵魂。同样在当年,索尼公司宣布,他们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案,其中18起并购对象就是美国的公司,狂热收购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反响,美国人甚至自嘲的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传来消息,日本人买走了自由女神像。但是,实际上在文风看来,关于这些日本人的收购他完全不看在眼里,因为众所周知实际上在日本发生的这所有一系列的事件本就是美国下的一个大套,美国人的做法就是,不但要在日本本土大量掠夺资产,还有引导性地让日本人在他们美国进行大笔投资,这样不但可以激烈美国的就业,同时还能将日本人的大量财富留在美国,这些看起来无比让世人瞩目的生意实际上都是日本人的yy心理作怪,最终必然得撞得头破血流。事实很快就证明了文风的判断,与未来文风曾经历过的情况差不多,当日本人在美国大肆花钱后,他们很快就感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三菱对洛克菲洛中心的收购完成后,由于曼哈顿地产不景气,再加上公司经营不善,巨额的亏损让他们难以承受,收购后不久,三菱就不得不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索尼购买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来也被证明是当时日本亏损最大的企业并购案,虽然索尼最终实现了向娱乐公司转型的战略,但花费了太多的成本和时间。至于1990年9月日本人雄起古忍拍出8.4亿美元一举买下了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以及风景优美的17英里公路,日后算帐,人们发现,在这场买进卖出中损失最惨的是雄起古忍,而那位当年的卖主美国人马文戴维斯则赚头最大,1978年他买进这个球场时只花了7200万美元,他经过不到十年时间一转手就翻了近十倍套现而出。一桩桩并购事件后,人们不得不承认,当初被认为目光短浅的美国资产出售者不但没有吃亏,而且出售得到的大量资金,为新技术革命进行铺路,美国商人不但赢得了经济效益,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直到那个时候许多日本人也承认,当初的许多购买行为,没有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日元升值带来的财富膨胀,让他们头脑也发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至于这些资产能不能在日后带来足够的收益,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所以必然要吃大亏。文风没有多大兴趣去帮日本人总结经验,实际上他对以上的买卖都不看在眼里,而他真正盯上的却是日本人在全球进行的各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巨额投资,那时还是在九十年代初,实际上除了石油真正无比让美国人看重之外,其他的很多资源重要性还没有像新世纪那般让人注目。日本人的危急意识是非常强的,他们知道自己本土没有资源,如果不想受制于人,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将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日元升值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候下手时机其实是非常好的,他们趁着日元大举升值的机会,虽然投资不是很大,可是却已经在全球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布局……(未完待续)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