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陆第十一节 短命航母获得了一架崭新轰炸机的张鼐鼎仍然是第一批轰炸机群的总指挥。这是张鼐鼎驾驶过的第八架轰炸机了。上次在战斗中负伤后,张鼐鼎就有机会返回帝国本土,担任预备役部队的教官,或则是去海航担任高级参谋,甚至会成为航空兵将领,可是他拒绝了,并且表示在战争结束前,他不会考虑离开一线作战部队,离开第二特混舰队的舰载航空兵部队。当时,张鼐鼎是少数几个在战争爆发前就是航空兵军官,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的飞行员之一。很多与他同期的飞行员都已经在战争中牺牲了,邓子超,姚伯岩,杨士洪等人都被安葬在了帝国海军公墓。另外还有一批飞行员选择了退居二线。当时,在前线航空兵里数得上的就只有张鼐鼎,江文翰与安士乐三个人是从战争开始就一直在一线部队服役,并且坚持到了现在。江文翰与安士乐选择留下来还可以理解,两人谁都不服谁,谁都想成为帝国海军头号空战王牌,并且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而张鼐鼎选择留下来,就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了。以获得的战绩来看,当时在一线部队服役的轰炸机飞行员中,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威胁到张鼐鼎的地位,就算他在28年初离开一线部队,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也肯定是头号轰炸王牌。可以说,很多人都认为张鼐鼎应该更理智一点,只要他接受新的任命,他就可以在安全的后方看到战争结束。可是,张鼐鼎选择留下来,而不是离开一线作战部队。关于张鼐鼎这名帝国海军头号轰炸王牌的故事并不多,战后,张鼐鼎也很快就选择了退役,他甚至没有等到被正式晋升为航空兵准将就离开了部队,这更加让人难以理解。而且。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时很多退役飞行员都去了飞机厂,或者是航空公司,家里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还自己开办航空公司,或者是开办飞行学校。张鼐鼎在退役后没有从事与航空有关的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预料到张鼐鼎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当然。这些都是有一定原因地,比如张鼐鼎本来就出身书香门第,其祖上三代出了四个大的文学家,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另外,张鼐鼎的三弟在战争中是陆战队的一名普通士兵,在参加攻打夏威夷群岛的时候牺牲了,这恐怕是张鼐鼎选择留在一线部队,直到战胜美国才返回帝国的主要原因吧。而从根本上讲,张鼐鼎不是一个战争狂热份子,甚至算不上是一个狂热的航空爱好者。而在战争结束后。他选择去当一名普通地图书馆管理员,这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另外,张鼐鼎是整个大战期间。帝国海军航空兵排名前50位之内的轰炸机飞行员中活得最久的一个。他在图书馆里干了近30年,退休之后又生活了30多年,于唐历89年11月11日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岁。在他逝世后,帝国海军追认其为海军准将,并且安葬在了帝国海军军人公墓,这是张鼐鼎在战争结束之后第一次与他当年的战友们聚集在一起。数年后,张鼐鼎在老年完成的回忆录经过其后人的整理后面世。这也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部战争回忆录,很多几十年没有答案的疑团都在这里面得到了解释。可以说,张鼐鼎本人就是个传奇。既是战争造就了他这个传奇性的人物,同时他自己也获得了传奇般地人生。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28年12月的时候,张鼐鼎肯定不知道他将比身边任何一个战友都要活得长久,当时,张鼐鼎所能想到的,也许就只是在战场上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刻到来吧。与上次的轰炸行动一样,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冲到了最前面。仍然是由江文翰率领护航战斗机为张鼐鼎提供掩护。另外两支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就在后面不远处,而其护航战斗机则分别在轰炸机群的两侧,提供近距离的掩护。三点四十分,张鼐鼎与前方的侦察机取得了联系,获得了美舰队的最新位置与活动情况。随即,江文翰就率领两个护航战斗机中队杀到了前面去,负责驱逐沿途的美军防空战斗机。而这次的战斗与上次打击第22特混舰队的时候不一样,当时美军是没有什么准备地,而这次美军舰队肯定做好了防御准备,因此必须要加强直接掩护的力量,而不能让所有的护航战斗机都到前面去驱逐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当时,负担防空任务的主要就是美国陆军的岸基战斗机,以“野马”为主力,还有少数其他类型的战斗机,比如在战争初期大量装备美军,并且出售给英法的P47“雷电”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速度并不慢,可其他的性能却不怎么样,特别是作为陆军的战斗机,其敏捷性相当糟糕,英国人最先将其淘汰掉,而美国陆航也只是因为没有获得更多的“野马”,所以才在二线部队继续使用,当时就主要部署在美国的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空战打得相当激烈,当江文翰率领第一批两个中队的战斗机杀到的时候,美舰队上空至少有上百架防空战斗机。双方迅速的拉开了架势,而江文翰也很快发现,之前没有遇到过的美军战斗机的性能很糟糕,虽然“游隼”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在性能,还有飞行员的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空战的局面迅速一边倒。美军的防空战斗机仍然在源源不断的到达,在张鼐鼎他们追上了美军舰队的时候,战场上双方数百架战斗机分成了好几十个小机群在争夺制空权。已经等不到江文翰他们击败美军的防空战斗机了,张鼐鼎毫不犹豫的率领第二特混舰队的三个“猎鹰”中队杀向了美军的第22特混舰队,这是以三艘“中途岛”级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而且也是郝东觉要求首先摧毁的特混舰队。张鼐鼎首先攻击了距离最近的“珊瑚”号航母。之前他也只是从照片上,以及情报部门提供的设计图上见过这艘航母,而当他飞到了“珊瑚海”号上空的时候才发现,这艘航母确实与他所在的“海南”号航母很相似,都是斜角飞行甲板。升降机都部署在侧舷上,而且设置在飞行甲板两侧外飘位置上的高射炮都多得惊人。张鼐鼎没有被美军航母上密集的高射炮给吓住,反正以往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的高射炮数量也不少。更重要的是,“珊瑚海”号地飞行甲板的面积是“埃塞克斯”级的近两倍,也就是说,其中弹概率增加了一倍,投下的炸弹更容易命中了!这对轰炸机飞行员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在第一批投下的四枚航空炸弹中,有三枚直接命中了航母的飞行甲板。可张鼐鼎很快就发现,美军航母采用了与“岛”级一样的装甲飞行甲板,而且机库的主甲板也是装甲甲板,抵抗航空炸弹的能力提高了很多。三枚炸弹都只勉强穿透了飞行甲板,然后在机库内爆炸,而没有再继续穿透主甲板,进入舰体内部爆炸。很明显,这种打击是不足以炸沉航母地。后面的轰炸机也迅速的跟了上来,按照既定的轰炸方式发动了攻击。第二批进入的8架俯冲轰炸机投中了5枚炸弹,“珊瑚海”号上燃起了冲天大火。并且很快就被烈焰给包裹住了。同时在海面上逼近的12架鱼雷轰炸机投中了至少5条鱼雷。张鼐鼎判断出了其中四次爆炸。命中点都在航母的右舷。中雷后,航母的速度陡然降低,当弥漫在航母上空的硝烟散去的时候。张鼐鼎才看到,“珊瑚海”号正在向右倾斜,而且因为干舷过低,在横倾角度达到25度左右的时候,外飘的升降机就将与海面接触,同时导致海水灌入航母内部。第三批轰炸机也迅速的投下了炸弹,12架轰炸机有10架投弹成功,其中5枚炸弹再次命中了这艘短命的航母。当时张鼐鼎已经驾驶轰炸机离开了美舰队上空,在外围负责指挥其他机群发动攻击。当他看到仍然漂浮在海面上的“珊瑚海”号航母的时候,他也有点吃惊了。如果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话。在遭到了12枚炸弹,5条鱼雷的打击之后,不是迅速沉没,就是因为弹药库爆炸断成几截,而“珊瑚海”号仍然坚强的漂浮在海面上。同样的,几乎同时遭到攻击的“中途岛”号与“罗斯福”号航母也都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在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全部投下炸弹与鱼雷的时候,“中途岛”号已经挨了11枚炸弹与条鱼雷,“罗斯福”号也挨了8枚炸弹与7条鱼雷。按理说,这三艘航母都彻底完蛋了。可是却没有一艘开始下沉,也没有一艘航母立即发生大爆炸,只是出现了严重的横倾。接着到达的第七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已经开始攻击第23特混舰队里的三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张鼐鼎立即呼叫最后到达的第八特混舰队的轰炸机群继续攻击第22特混舰队里的那三艘大型航母。这次,张鼐鼎重点引导了鱼雷轰炸机,他已经发现,航空炸弹对“中途岛”级航母的威胁不是很大,相反,鱼雷的威胁要大得多,特别是集中攻击航母的一侧,导致航母严重进水,最终翻覆是击沉航母最有效的办法。第八特混舰队出动的那些带着鱼雷的“猎鹰”分成了三个小队,在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发动了最后的冲击。轰炸行动在四点半左右结束,当时“珊瑚海”号已经被11条鱼雷命中,而且全部在右舷。“中途岛”号与“罗斯福”号的情况也差不多。到攻击结束的时候,“珊瑚海”号的右倾角度已经超过了20度,右侧两部升降机距离海面不到两米,半封闭式机库的甲板距离海面也只有一米多一点了。而且航母已经没有办法控制右倾,直到这个时候,张鼐鼎才相信,这艘航母肯定完蛋了。三艘“中途岛”级航母就只参加过这么一次战斗,因此后来的实战资料相当少。很多对“中途岛”级航母作战性能的分析都只能以这次战斗为基础。毫无疑问,“中途岛”级航母在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以及装甲主甲板的双重水平装甲防御之后,其抵抗航空穿甲弹的能力提高了很多。这与“蒙大拿”级战列舰才用的双层水平装甲甲板的设计有点类似。而当时美军最重视的就是航母抵抗航空穿甲弹的能力,“中途岛”级航母在这方面的设计是合格的。可问题是,增加的水平装甲导致航母上部结构重量严重超标,而带来的后果就是重心过高,航母的稳定性极差。而为了降低重心,设计师不得不降低了航母的干舷高度,这就导致航母抗倾覆能力被严重削弱。就算“中途岛”级航母上设计了数密宽的防鱼雷隔舱,可仍然无法应付鱼雷的攻击,很容易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因为某一侧进水严重而导致航母翻覆。实际上,当时“珊瑚海”号与“中途岛”号都是因为进水严重最后翻覆沉没的。只有“罗斯福”号是因为弹药库爆炸而沉没的。“中途岛”级航母负责的内部结构也是一大问题,当时“罗斯福”号就是因为损管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结果火势迅速的失去了控制,引爆了弹药库,最终炸毁了航母。当然,在猛烈的轰炸下,比航母结实得多的战列舰都逃不脱被炸沉的命运,就更别说脆弱的航母了。而“中途岛”级航母在设计上存在的很多严重缺陷也成为了后来唐帝国海军设计航母时的重要借鉴经验。至于这三艘航母,也只是在历史上留下了短短的一笔,而且属于大战期间最短命的航母!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