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尴尬的笑了几声,突然正色说道:“三万人就三万人,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如何相信你?”朱震道:“我可以用济王的名义和你签订一份条约,若是我背信弃义你便把它公布于天下。等我做了皇帝后,再正式下达圣旨诏书,那时你在把条约还给我。至于你若违反么,后果咱就不说了,免得伤感情。”吴三桂道:“好,我答应了。你说,我该如何把多尔衮引去山海关。”朱震笑道:“这个你就放心,多尔衮肯定会找上门来向你借道的。到时后你便依照自己的真实性子和他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才答应借道给他,其余的事,我会做好的。”吴三桂道:“那好,我们现在就把条约签了,然后我能尽快赶回山海关去,免得多尔衮怀疑。”多尔衮那日带大军离开通州后,下武清,准备进入山东,但是在德州、乐陵等要道上都把持着山东重兵。多尔衮担心朱震追来,不敢在城下鏊兵,便转到西进下武邑、赵州,抵达真定。但令他郁闷的是朱震居然回到北京城去修生养息,好像一副不关我事的样子。而京畿一带经过金虏三次劫掠和这几个月来的厮杀,基本上十室九空,多尔衮打劫了这么多中小型城池,不仅没捞到任何好处,反而连日常补给都跟不上来。多尔衮咬了咬牙,准备从真定直下河南,打到南方去,看朱震还能不能安如泰山坐镇北京城。就在他正准备起行之时。接到了来自关外的消息,数万官兵从山东横跨渤海,登陆辽东,现在已经攻下盖州。多尔衮心中大惊,难怪朱震能安如泰山般坐镇北京城中,他居然玩了这么一手。不行,关外才是大清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应该马上回援。他根本就来不及同其他亲王商量,只略微的说了此事,就带着大军火速向关外赶去。起初,他真如吴三桂说的那般,准备还从密云回去,那样虽然远了点,但很安全。但是当他再次回到武清时,又接到关外的加急书信,官兵已经攻克辽阳,大军围了盛京!这时,多尔衮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盛京城中就那么一万多士兵,而且多半是老弱残幼,怎么经得起山东明军的围攻?他不得不做出一个及其危险的决定,去山海关向吴三桂借道,这比从密云绕道要节省一半路程。吴三桂依照朱震的吩咐,开始和多尔衮讨价还价起来,主要不外乎多尔衮回到辽东后,要支持他和朱震对抗,要送他多少兵器钱粮。但要的越狠,反而让多尔衮疑虑越小,这才是吴三桂的秉性,若是他无条件答应,自己还不敢走呢!多尔衮这才敢带着大军往山海关进发,这时朱震亲自带着大军追了上来,先是李超涂、陈永福二人的精锐骑兵在兴州追上了金虏大军。多尔衮命多铎断后,双方大战了数场,多铎断后的两万多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一千多人摆脱明军骑兵的追击,在抚宁赶上了多尔衮大队人马。抚宁城中,多尔衮同多铎、阿济格等围坐在一张地图前,仔细的研究着。阿济格道:“首先一点,我们可以确认朱震并没有派兵前去山海关,关中只有吴三桂部三万五千人,至多,还加上一片石的唐通部六千人。”多铎也说道:“朱震的的追兵晚我们一天路程,若是吴三桂反复,我们必须在一天之内拿下山海关,否则等朱震追上来,就会把我们围死在山海关下。”多尔衮沉声道:“不管如何,吴三桂若是敢打开关门,我们便进去。即使他变卦,我们有人在关城里,绝对能在一天之内攻下山海关。若是吴三桂不敢打开关门,那就是在骗我们,我们及时撤出永平府,还能避过朱震的包围。”计议已定,多尔衮立即带着大军来到山海关下。吴三桂果然把关门打开,但关内一片虚空,竟然瞧不见一个人影。多尔衮心中有些迷糊了,吴三桂这是什么意思?若真是诚心借道与他,最起码也得派个人出来引路才是。若是不借道,又怎么会打开关门?多铎立即说道:“不如我们先派姜镶进关,瞧瞧关内是不是有埋伏。”多尔衮想了一下,说道:“可以,但是不能让他带多了人马,此人几次反复,不可靠,万一他有反复,我们岂不是给山海关增兵?就让他带两千人吧。”在多尔衮的授意下,姜镶带着二千人进入山海关,然而姜镶进关后就再也没见他出来,关中也无任何动静。阿济格骂道:“这家伙果然背叛了,看样子吴三桂是和朱震勾搭上了,要不我们杀进关去吧。”多铎道:“高第呢,他会不会也和朱震有来往?若是我们进攻山海关,他在背后捅我们刀子怎么办?”阿济格道:“那就让他做先锋啊,我们在后面盯着,稍有异动就先杀了他。”多尔衮道:“不行,让他做先锋,等下又像姜镶一样进入关中就不见了,徒给山海关增加兵力,反正现在降军也死的差不多了,就让他带着一万士兵在中间,多铎带一万精锐据后,阿济格和率六万主力进攻山海关,我率中军居于阿济格后面,这样高第就不敢有异动了。”阿济格道:“好,我一定把山海关拿下来!”分配妥当后,阿济格率着六万主力大军向关中杀去,当他走到关门前面,山海关关城城墙上出现大批官兵,大约四万人左右,带头的正是吴三桂。多尔衮心中一喜,山海关内果然只有四万多人,阿济格一定能攻下来。此时他已经难的对吴三桂再说什么,和这种翻脸不翻书还快的人说话,那时浪费口舌,他令旗一挥,阿济格带着六万大军冲进门里去!本书首发。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