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疆幅员辽阔,通行不便,若想仅仅依kao政府的力量对该地区进行控制,显然力不从心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汉制夷”,通过大量的将汉人移民向边疆,并在军队的保护下,不断的“侵吞”土著民的土地,最终对该地区彻底实现汉化。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该地区游离于中央之外的威胁,又开发了拥有着资源丰富的西北土地,同时,还解决了汉地大量无主农民的生存问题,可谓一举数得。当然,这个计划实行起来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地的土著民必然不会允许大量的汉民进入他们所谓“世代居住”的土地,所以曾纪泽才会免费武装移民之汉人,使汉人们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迅速的团结并武装起来,配合政府军,镇压那些企图入侵他们土地的土著民。计划是有点阴险和残酷,但在19世纪这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时代,这也是曾纪泽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避免国家分裂所能想到的最切实可行的手段。随着战争的结束,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大明终于进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良好阶段。仅仅1868年到1869年之间,全国各地就新.增了工厂四百余家,尤其以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大明产的纺织品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得以以价廉的价格售往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各地。自1864年第一家机器纺织厂在上.海成立之后,短短5年时间内,大明的纺织品就夺取了本国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市场,以及东南亚百分之二十的市场,甚至已经开始远销欧美。大明航运业的发展也同样迅速,全国拥有二十艘.以上蒸汽轮船的航运公司已达十四家之多,不但成功的从洋商手中夺回了一半以上的国内运输业务,还正在向东南亚航运市场进军。至于采矿、冶炼等行业,由于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故.在竞争力上与欧美企业还有一些差距,但同样也在稳步的发展。由于政府所采取的贸易保护,对外商矿炼企业的生产规模做了严格的限制,使其无法做大做强,而本国矿冶企业则不受则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商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因曾纪泽本人的地质知识,使得本国的矿业.企业,几乎不需要进行任何漫长而低效的的找矿探矿工作,便能湖南、云南、湖北、江西等金属资源丰富的省份开辟出一座座品味高、储量大的优质新矿,这更是洋商所不具备的优势。此时的中国,农.业仍然是百业之根本,发展农业经济自然也是曾纪泽经济改革的重头戏,而改革首要完成的,便是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根据中国耕地的实际分布情况,在北方大平原地带,政府从美国引进了大型机械农具,组织动员多户人家采取合作生产的模式,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省了机器购置费用。而在南方水网,以及西北山地型农田,政府则为农民们引入小型的廉价机械农具,以适应当地的地理实际情况。当然,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并不是kao引进点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实现的,提高耕地产量,不仅仅要从外部入手,还要从内部着眼。所以,早在曾纪泽还是前清的江苏巡抚之时,他就已经在着手一项伟大的工程。68年秋,曾纪泽对苏州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农场进行了秘密的考察,这座名为“稻花香”的农场早在四年之前曾纪泽攻陷太平天国所据的苏州之时就已建立,现在隶属于大明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科研司”。曾纪泽身着便装,在几十号便衣御林军的簇拥下,走进了这座神秘的农场,此时已是金秋十月收获的季,生长在苏州河畔一片片金灿灿的水稻田,河风袭来,金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叫人瞧着就欢喜,不用说,今年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曾纪泽摘下一根稻子,放在手中细细的观察着,但他其实对农作物的知识非常有限,便问道:“震山呀,你觉得这些稻子长势怎么样?”白震山将那稻谷剥开,手指碾了一碾,又放入口中一嚼,答道:“这谷子比寻常的谷粒要饱满许多,只是质地稍逊色一些,不过寻常人家只求个吃饱,这么好的粗壮的谷子,对他们来说,已是大丰收了。”白震山早年也在乡下干过几年庄稼把势,谷子长得好坏,他当然晓得,曾纪泽从他那惊异的口气与表情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郑爱卿,你觉得呢?”曾纪泽又问跟随在旁的农业总长郑观应。郑观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惭愧呀,臣虽管农业,却对庄稼好坏知之不多,臣还是找几位专业人士给皇上回话吧。”言罢,郑观应便向着稻田中正在收割的那几个庄稼汉大声招呼,不多时,一名戴眼镜的农夫便踩着泥巴地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实在对不住啊,总长大人,这不,光顾着收割了,把你要来这事给忘了,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呀。”那人抹着额上的汗水说道。郑观应摆了摆手,笑道:“我见谅没用,你得问问这位爷才行。”那人目光投向了一旁笑而不语的曾纪泽。在大明这个报纸业越来越繁荣的国度,曾纪泽的肖像时不时登上报纸也是常事,那人瞧了一瞧,猛然间认出是谁,顿时又惊又喜,便要在那泥巴地里下跪,口中道:“臣不知皇上龙驾前来,有失远迎,万望皇上恕罪。”曾纪泽忙将他扶起,和蔼笑道:“朕事先没有通知便来打扰,马成炽先生是专注于本职之事,朕又岂能责怪呢。”马成炽是出生在广东,求学于香港,留学在英国的植物学博士,当初曾纪泽在江苏推广洋务之事,向国内外诚邀各行各业的才相助,马成炽便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投入到了他的幕下。曾纪泽根据他的专业能力,以及偶尔得到一个灵感,让他从事起了农业作物方面的科研工作。这些年来,工矿业的一些英才们风起云涌,扬名天下之时,马成炽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守着稻香农场这一亩三分地做研究,但曾纪泽并没有忽视掉他,在登帝位大赏群臣的名单之中,就有这个不起眼的人物。他对马成炽的期望并没有落空,不久之前收到他的消息,他进行了近五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曾纪泽比听到他的军队打败了俄国人还兴奋,兴冲冲的便赶了来要一睹马成炽带给他的惊喜。马成炽没有让他失望,接下来,当马成炽将这田里种的特殊水稻介绍给众人时,在场的农业部的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的都听傻了。不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拥有杂种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的试验班子通过多年的寻找与培育,已经成功的培养出杂交水稻量产的三系稻,这就意味着,这种高产的水稻从今以后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了。”“三系,什么是三系啊?”郑观应听不太懂马成炽的专业术语,困惑的问道。所谓三系,就是雄花不育的母稻,即不育系;给不育系授粉使其传宗接代而后代仍然保持不育的保持秒;以及给不育系授粉使其恢复正常的结实,优势又强的公稻,即雄性不育恢复系。只有三系齐备,杂交水稻才能实现推广。当年的历史之中,袁隆平从受到启发,到成功完成水稻三系配套,共花费了将近十三年的时间。当然,袁隆平是在走了六年多的弯路之后,才决心到广阔的野外寻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最终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曾纪泽就省事了,他直接将杂交水稻的基本理论与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告诉马成炽,而马成炽则根据他的指引,在两年之前就在野外获得了优良的不育株,在经过两年多的三系配套试验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马成炽又耐心为郑观应等人讲解了一番,但他们还是一头雾水,曾纪泽却手一挥,干脆利落的说道:“听不懂就算了,朕也听不懂,你直接告诉朕,这种杂交水稻每亩能增产多少。”马成炽默默算了算,道:“按照保守估计,每调至少可以增产两成到三成以上,也就是说,一亩的产量至少可以提高到一千两百斤左右。”这个数字,足以令在场的所有人咋舌。郑观应惊叹道:“这稻子要是推广开来,那岂不是要改‘湖广熟、天下足’为‘湖广熟、世界足’了不成!”曾纪泽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遂令农业部对杂交水稻再做进一步的试验,时机一旦成熟,便先在江苏推广,进而向全国推广。欣喜的马成炽想起了什么,忙道:“皇上,这杂交水稻的名字怪不听的,百姓们都吉利,请皇上给赐个吉祥的名吧。”曾纪泽沉思了片刻,道:“这水稻在国家兴隆,天下太平之时而生,就叫它‘隆平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