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明这趟变革的列车开始加速运行时,在大明的东方海上,岛国日本却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1853年,美国海军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在武力的胁迫下,次年,日本被迫与美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另外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日本从此被迫开国,接踵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同时,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在此口号下,他们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进而发展为武装倒幕。在英法列强的幕后支持下,倒幕派与幕府间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在1866年的第二次长州蕃战争中,幕府军遭到惨败,形势开始向倒幕派有利的方向发展。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继位,旋即下达讨幕密敇,双方同年1月在京都附近展开激烈的战斗,德川庆喜败走江户。天皇军遂大举东征,兵临江户,德川幕府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历史上,明治政府将在这一.年完成日本事实与形式上的统一,重夺大权,并于次年颁布山寨版的《五条誓约》,拉开传说中的“明治维新”大幕。这一场政治革命,无论对于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中国自己。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国力迅速.上升,仅仅在维新的六年之后,日本即开始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1879年并吞琉球……至80.年代末,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乃至其后的甲午战争,获得空前的成功。日本,实乃中国近代以来外祸的根源。当然,曾纪泽已经改变了历史,他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他不会坐看日本维新成功,国力剧增,然后双方.来一场决战,再以胜利者的姿态,逼迫日本割地赔款。这除了能获得灭红警电脑人的快感之外,其实是很愚蠢的作法。与其放任敌人崛起,倒不如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早在一年.之前,曾纪泽就派使者前往日本,秘密的与幕府首领德川庆喜进行谈判,表示大明愿出兵帮助幕府扫灭倒幕派,作为交换条件,大明将仿照美国,与日本签订一个《明日亲善条约》。当时的幕府实力仍然强大,德川庆喜自以为有法国人的支持,能够平定倒派幕那帮子泥腿子。但日本乃弹丸小国,当时的列强也没怎么把它当回事,法国人所谓的支持,无非是走私点军火,派军官帮他们训练下军队,仅此而已。何况,倒幕派后面也有英国人的支持,且受到全国大部分中下层人士的拥护,所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幕府军一败再败,德川庆喜只能龟缩回江户,巴巴的等着讨幕的大军前来抄他的老窝。这个时候,大明本着友好的态度,旧事重提,德川庆喜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与大明合作,于是,双方经过短暂的谈判,以最快的速度在江户签订了《明日亲善条约》。1868年5月中旬,一支由五千人明军组成的“志愿军”,在打着商船旗号的北海舰队护送下,由海参崴起航,几天之后登陆日本江户。明军正规军的参战,彻底改变了日本内战双方的实力对比,这支武装着最先进枪炮,经过西式训练和明俄战争锤炼的军队,战斗力岂是日本这些还在用旧式火枪作战的泥腿子们可比的。更何况,倒幕派总兵力也不过一万七千人,明军与幕府军总合起来也有一万三千多人,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倒幕军的失败是可想而知的。果不其然,5月十七日的江户东郊大战中,连战连捷的倒幕军突然遭遇到明军,只片刻之间,他们便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和诡异的作战方式给打蒙了。二十分钟后,倒幕军全线溃退,明军在幕府军的配合下全线出击,倒幕军大败而归,死伤达一万之众。江户大战之后,幕府重振声势,德川庆喜在明军的协助下,转守为攻,相继夺回了数座重镇,并在7月初,开始向天皇所在的京都采取战略包围。对日本的干涉只是曾纪泽对外扩张的一个小小试探,只要打断了日本维新的脚步,使这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在幕府的腐朽统治之下,以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崛起时间,那么,这个小小的岛国便不会对大明构成实质性威胁。而在出兵日本的同时,曾纪泽的关注的重点首先还是国内的发展。68年7月,经皇帝批准,国务院正式成立一个新的部属,名为“铁路规划部”,宣告曾纪泽大建铁路的决心。伴随着铁路规划部的成立,一系列促进铁路发展的法案也相继出台,国家彻底放开修建铁路的限制,允许私人投资铁路,采用“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方式构建国家铁路体系。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许多的富豪商人们都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或独自出资,或联合集资,大大小小的铁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尤以沿海沿江等省的商人们最为积极。不久之后,铁路规划局公布了国家鼓励建造的几条主干线。正在建设中的京沪线,即北起北京,南及上海,途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等地。京武线,起于南京,终于武昌,途经安庆、九江等长江中下游城市。同武线、起于大同,终于武昌,途经太原、郑州等地。沪广线,起于上海,终于广州,途经杭州、金华、温州、福州、厦门、汕头等东南沿海城市。京广线,起于南京,终于广州,途经芜湖、安庆、九江等长江下游城市,再经南昌、株洲等市。京海线、起于北京,终于海参崴、途经锦州、沈阳,哈尔尔滨等地。全国的铁路规划,大体上在南方是以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建立起南北、东西、沿海相贯穿的三角形主干铁路线。而在北方,则以北京作为铁路枢纽,重点着眼于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中部则以武昌为枢纽,以加强北方与南方,以及中东部的连接。至于西部等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复杂,对铁路修建的难度要求很高,故暂时未能纳入第一期的铁路网构建中。这几条大的主干铁路建设工程,政府将对中标的公司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对于沿途所经过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政府将无偿的转让。需要征用的土地,政府将补贴所支出的征地补偿金。同时,国家将发行铁路债劵,以国家的名义做担保,筹集公共资金,对于资金不足的公司,适情况给予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政府投资,但在铁路建成之后,铁路公司仍将拥有铁路的所有权,政府的投资将以股份的形式,返还给债劵拥有者,使之可以从铁路公司的盈利中得到分红。在公布建设主干线路的同时,铁道规划部也表明,凡私人的铁路公司,无论想在任何一地修建铁路,国家都将在给予宽松的审批,这使得更多的小规模公司参与到二三线城市的支线铁路建设中来。而那些愿意在规划部倡导的线路上投资的公司,政府还将给予更多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帮助。经过多年开化教育,尤其是以报纸的宣传之下,大明的子民们眼界已比几年之前有了飞跃,稍有点见识的人便知道,修铁路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铁路计划一出,民间投资的热情是空前的高涨。但各家铁路公司不缺修铁路的资金,缺的却是修铁路的技术与人才,尽管在修建京沪线的这两年间培养了不少本人才,但要进行如此规模宏大的铁路网建设,光凭这些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时候,大明只有将目光投向国外。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各铁路公司都开始向全世界招标,邀请外国的工程队参与进来。大明要修铁路的消息传出,欧美国家都想从中获利,他们曾数度请求与明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修建铁路,并参与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中来,但却被曾纪泽坚决的拒绝了。作为国家的将来的生命大动脉,曾纪泽是绝不会允许外国人掌握控制权的,所以他宁肯大明自己勒紧腰带凑钱修,也不稀罕国外的资本。不过,外国人投资不允许,参与修建却是大大的欢迎,其中巨大的利益,诱使许多国家的铁路工程公司前来竞标。英国人对大明政府施加了不少压力,而为了感谢当初明俄战争时英国人的支持,曾纪泽只好将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招标份额给了英商。剩下的则为美、德瓜分,而为了报复法国人对台湾的支持,法商连一点残渣都没有分到。1869年初,继京沪铁路之后,沪广线动工,2月,京海线动工,大明铁路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