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节 同文版策略

作者:黄初 字数:2814 更新:2023-09-04 12:51:14

安禄山当初为了方便,在活字排版时省略这么一些细节,真要想要的话,除了插图还是需要专门雕版才能印,其他的都是能办到的,甚至还能做得更好。看来当初忙着挣幽州的钱,是没注意好长远的营销策略呀。“宋开府!你可知同文版书籍在长安的销售情况如何?”安禄山问道。活字印刷术是最容易引起朝廷嘉奖的东西,自己现在可指望着活字印刷机出头,重新制出一种东西来取代它,可不是随便就能办到的。此时的李隆基还算比较清明,对宰相的话也不是言听计从,如果民间影响力大,就有可能引起他重视的。“销售?奥!你是说同文版的行情吧!卖的还行,快能赶上雕版的书籍了!”宋璟点点头。安禄山愕然!其实宋璟没有完全说实话。销售总量是差不多,快赶上雕版印刷的书籍了,不过市场上,只要有卖雕版的,就没人会买同文版的。价格相同,雕版精美,别人自然不会买同文版。之所以同文版的还能赶上雕版的,那是因为他的书籍品种多,大量珍稀的典籍都有印刷。很多已经不再世上流传的珍本绝本,甚至有些一度被认为是孤本的书籍,都有同文版的。真正做学问,或是有这方面收藏爱好的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自然还是会去买同文版的。“老爷!你的书的拿来了!”一个书童从后厅出来,手上拿的正是印有同文馆标示的同文版蔡邕评注版《吕氏春秋》,这书本来已经失传,算是绝本。后来安禄山无意中从一个盗墓贼那里买来的绢册,从而印刷出了这本应该在世上已经绝迹的书籍。“恩!”宋璟伸手接过书本。轻轻抚m了一番,才说道:“唉!光是安先生能找到这样已经绝迹的书籍,还把它印刷出来,就应该受到朝廷表彰呀!不过如果书籍的价格再低一些,做工再精美一些就好了!”“咦!价格很贵吗?”安禄山有点奇怪。但随即反应过来,大声道:“原来如此!我道为何同文版不能在长安市面上独霸呢!”安禄山原来还以为不畅销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现在听到宋璟的话,才真正找到真正的原因了。同文版书籍在幽州印刷,价格自然非常低廉,所以在幽州卖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同文版的。在超过一半的价格优势面前,一切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但是长安就不同了,因为安禄山还在不停的改进印刷机,同时也是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并没有向其他地方供应印刷机。长安的书籍,实际上是从幽州转买来的。虽然安禄山对外地供货时已经尽量降低价格,但这么一来回,加上中间奸商故意哄抬价格,到了长安,就变成零售价和雕版一样高了。“安先生难道还真能降低价格!”宋璟人老成精,立刻从安禄山的反应中判断出了他的意思。“呵呵!宋开府,同文版书籍本来价格极其便宜,只因为从幽州遥远贩运到长安,价格自然翻了一翻。而且做工也可以变得更精美!只要安某在长安城中开设一个店铺,自安就能降低价格,印出价廉物美的同文新书!”安禄山笑道。在独家经营的时候,印书其实不比做玻璃少赚钱。当然,印学术性的书籍,因为受销售量的影响,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安禄山也仅仅是出于保存文化的考虑,才在现阶段大量印制这类书籍的。在长安这样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极高的城市,自然是印畅销小说最赚钱了。只要书籍价格便便宜,民众识字率高,各种小说图册就会开始流行。安禄山心中已经做好打算,就印一些后世的章回小说言情小说来卖。到时说不定皇宫大内的某个皇子公主案头上,就会摆了自己编的小说。“哦!如此甚好!同文馆所印各种珍本孤本,已经让不少才名之士受益,若是能降低普通书籍的价格,届时天下读书人都将收益呀!”宋璟点头赞叹道。犹豫了一下,稍微遗憾的道:“同文版的这本《蔡注吕氏春秋》,虽然真假争议不断,但据宋某观察,应是真本无疑!只是不知道先生下回印的时候,能否照原本印制!这本书虽然……”“呵呵!这有何难!那本蔡伯喈手书原稿尚在安某手中,安某原将此书送与宋开府,以供宋开府查阅!”安禄山连忙道。虽然这本书非常珍贵,但是能交好将来还会拜相的宋璟,仍是非常值得的。“哈哈哈!先生误会宋某的意思了!宋某虽然好奇古之物,却还没这个财力来收藏这么一本价值连城的原本!”宋璟前面还在大笑,后面却已经算是正容说话了。安禄山尴尬一笑,蔡邕集注的原本《吕氏春秋》,对于宋璟这样的文人,应该有着致命的**力!姚崇的廉洁出名,宋璟却是以不讲情面出名,没有想不到他也这么廉洁。看到安禄山的样子,宋璟脸上又露出了一丝微笑:“安先生!当今宰相张公,可是非常好读史的!好的书,也要有识书的人才行!宋某仅仅是好奇古,对于史书的爱好并不是很重!”“安禄山,受教了!”安禄山站起身来恭敬的对宋璟作了一揖。宋璟刚才的意思算是很明显,就是希望自己将那本原本蔡邕集注的原本《吕氏春秋》,送给当今独掌中书的张说,以换得他对自己印刷机的支持。张说虽然才能卓著,但是他的不能容人和爱受贿也是出了名的。对于宋璟这样不计身份的提示自己行贿,安禄山很感动。他可不认为宋璟有什么坏心。虽然掌权者没几个人真正好的,但自己也不过是刚来京师,应该和他没利益冲突,此时这样做,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不择手段为朝廷纳才的心理。安禄山面上在道谢,内心却也在考虑这样做是否值得。目前同文版的书籍并不是很畅销,文士们重视的应该是自己手中的珍本孤本和本来的绝本。现在去找门路进献转轴式活字印刷机,他可能会漫天要价,向自己索要更多的珍奇原本。还不如自己先献上印刷机,再在长安印书推广,扩大影响力。等到时机成熟,再送上一本原本,他自然会高兴的推荐自己。唐代的取士分两种,一种是科举,一种是制举。科举自然就是开科取士,选优秀者为官。不过唐代的科举秉承隋朝,才刚刚创立不久,并不像后世那样显贵。这种科举出来的,刚开始当的官都比较小,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就只能授从八品下官职(很奇怪是不是,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安禄山知道这样的品级评定后,唯一的想法就是,此时的科举其实就是现代的考基层公务员。要想像戏中那样一考中状元,就官拜八府巡按,对朝廷一两品的封疆大吏说斩就斩,那完全不可能,说出来可能还会笑死唐人。这样低级的官职自然不能满足安禄山的野心,所以他想走制举的道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称为制举,授官职不受上面的限制。但一般的制举,都是要有人推荐给皇帝才行,皇帝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谁的才能杰出的。安禄山就是准备让张嘉贞张说前后两位宰相推荐自己,以谋得一个好官职。就像当初的李白那样,科举出来也许当不了大官,一旦被皇帝征召,反倒立刻官拜翰林了。心中记议已定,就开始做准备。向宋璟打听了一下献贡的相关事宜,得知本来印刷机这样的贡品,既可以送到礼部,也可以送到工部,但因为张说去年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集中中书省,门下省两省权力),集中了大量的权力,这样朝贡已经变成先报备中书门下,再决定去留,所以还得送到中书门下去。告辞了宋璟,知道了朝贡前景的安禄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同时做好安排,明天自己带人去献贡,崔奇等人则是去找房子。准备买下一所寨子,长期居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3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