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章第十七节 僧道解天灾

作者:黄初 字数:4078 更新:2023-09-04 12:59:24

第十章第十七节 僧道解天灾一身正式冠冕的李隆基,神色紧张的太卜令、太史令,还有三个表情各不相同宰相,在朝议前聚集在一个小偏殿内说话。“诸位爱卿!这次东都地震,伤亡数千人,虽然实质死伤人员还是不多,但再加上长安的大震,影响已经非常大,众卿以为该怎么向百姓解释呢?”李隆基眉头微皱。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忙着享受,他的身子已经有点发胖。 不过东都也地震,却让他好几夜睡不安稳,连眼睛都熬红了。“陛下!这样的伤亡,其实并不是很重,如果……”“哼!”李隆基一声冷哼,打断了李林甫的话,“这样连续两次大震,前后损毁的房屋多达几万间,受惊的百姓,更是达百多万人,现在还是一句祥瑞能解释过去得吗?更何况,还都是发生在朝廷驻扎的都城。 ”(注:京城一般都指长安,都城则是东都洛阳、北都太原都可以算!)一次的地震,可以不重视,就算是多次地震,昏庸的朝廷也可以不重视。 但是连续的地震,还是刚好发生在朝廷所在的都城,这样震法,已经是前古未有的大事,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可能不重视。 别说百姓会不会议论,就是李隆基自己,内心也已经在暗暗打鼓,是不是真要变天了。“地震彗星这些天象,历来是主兵戈。 和平民百姓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安禄山对这样的事情并不很担心,他早已经有所准备。不过他话一出口,却是恨不得猛打自己地嘴。 只想着怎么样才能确保自己的相位,竟然说出这样的蠢话来了。 兵戈怎么可能和百姓没有关系。还好李隆基宠信他,没有追究,旁边的张九龄也是好心的解释。“呵呵!安相可能忘了,大震本身。 就已经让百姓受到惊吓。 愚民并不一定期望过上特别好的生活,但绝对需要安定。 要是起了兵戈之祸,他们还怎么会不受影响?”“这个,这次大震,确实是主大凶,起兵戈。 ”旁边的太卜令,听到安禄山地话,却是随后就将占卜所得汇报了上来。“天象到是很稳定。 帝星仍旧耀眼,也仍旧没有特别的客星(彗星)出现!”太史局官员地话,却是让人又安心了不少。“一般天下有大事,除了大震,天象应该也会有所变动,现在这样,却是何解?”李林甫说话的时候,面上已经轻松了不少。“几位宰相。 你们以为如何?”李隆基面带一丝严肃。这个问题解释不好,等一下大殿朝议的时候,恐怕几个宰相的位置都难保。“这个……”张九龄李林甫两人,都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安禄山身上。安禄山曾经主持参与过很多天文工程,朝廷中除了太史局的几个官员,其他人对天文的精通。 都不如他。 张九龄和李林甫,自然要借重他在这方面的造诣。“陛下!臣觉得,这样地事情,还是问问张道长和一行大师的好,他们两位都精通天地奇术,由他们来说,比较能令人信服!”安禄山恭敬作揖。“对呀!最近好长时间没见,都忘了向两位大贤请教了。 有张神仙和一行大师两个人间仙贤在,肯定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李隆基对于人间优裕生活的喜爱,还多过对天上神人生活的向往。 前段时间忙于享受。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那两个家伙。“陛下圣明!”没有了担子的几个臣下。 立刻拱手叹服。*******……“陛下!所谓山崩地震,必主人臣不敬。 如今三位宰相应该即辞,以示对天神敬畏!”“陛下!如今天下太平,神罚轻微,这是天下大幸。 应该告祭太庙,祭祀神灵,感谢他们没有对苍生重罚!”一大堆臣子,说了一大堆的意见。 总体来说,却是认为应该祭祀神灵,表示敬畏的占多,认为宰相该辞地,也有不少。 不过李隆基和张九龄等人,并没有多说什么。等朝臣发泄似的将自己意见说完,李隆基才微微的摆了摆手。“山崩地震,必有所主,但是朕和众卿都所知有限,所以这件事情,还是传通玄先生和一行大师两人来问问的好!”张果和僧一行在天文星相上的造诣,自然没人敢怀疑。 所以李隆基的话一出,群臣立刻附和同意。“宣,通玄先生、一行大师进见!”声声地传召,传达到了宫门前。张果老和僧一行,早已经被李隆基上朝前派出的使者请了过来,现在刚准备入见。 听到传召,不再另行通报,直接缓步进入大殿。“拜见吾皇陛下!”两人各施自己的礼节。“果老和一行大师快快免礼!”李隆基笑着示意高力士给两人看座。本来这样的方外之人,即使再受重视,也不可能让他们参与朝议,并且坐在旁边。 但是这连续两天的地震,而且都是发生在朝廷驻扎的地方,已经让朝臣和皇帝感到极为惶恐震惊。 对于细节本来就不是很在乎的大唐群臣,并没有对这样的重视说什么。“陛下召贫道和一行大师来,定然是为了前几日的大震吧?”张果并没有入座,而是再次微微一弯腰。“正是如此!”李隆基面上微带惊讶。群臣更是立刻窃窃私语。 对于张果地未卜先知大感惊讶。“众官不必惊讶,张果虽然懂一点神算,但还没有到能够算出陛下为何召见贫道地地步。 只不过天下发生了那样地大事,陛下当廷召见贫道和精通天文的一行大师,询问大震地可能,自然最大!”僧一行的话,立刻让刚刚表示佩服的大臣微微一阵脸红。 最近都被地震弄得神经过敏。 什么东西都疑神疑鬼。“呵呵!那老神仙认为这次地震,所主是凶是吉呢?”张果老风趣地话。 让李隆基严肃了好几天的脸上,再次有了笑容。“陛下!地震所主是凶是吉,自然不必多说,不过依贫道看,这次还有一点特别地警示!”张果老的话,让李隆基和三个宰相的表情再次一松。齐声问道:“什么警示?”“今秋时节,天下丰收。 但是中原种植新粮种的百姓。 却不知珍惜神灵所赐成果,竟然任由粮食荒废野外,或取精粮喂养牲畜,这样的奢侈妄为,已经激怒神灵。 现在只是小小的警戒罢了,以后还会有一些小惩罚,不过不会太重。 但要是再有妄为,大的灾祸定然不远!”张果老臣声说出了他地判断。“什么?”“还会有惩罚。 也就是说还会有地震了?”底下的群臣开始议论纷纷。地震不过是板块运动造成的,至于连续的两次地震,这更正常,安禄山就知道现代社会有一个地震多发期的说法。 那是因为大陆板块一旦进入活跃期,开始大规模运动,地震就不会是只有一处两处的事情。当然。 张果老并不知道太多的这方面知识,现在会这样说,除了安禄山以前跟他说起过的一些地震知识外,主要是因为这番话是安禄山授意说地。安禄山也是没办法,发生了地震,在这样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代,总要找个合适的理由吧,要不然自己的相位就会难保。 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敲定了拿前面奢侈浮华的事情做文章。 一方面这样真正有利于大唐发展,另一方面。 也非常适合这种情况。 人间奢侈浪费。 神灵降下惩罚,听听就说的过去。而且这样还会给张果一个非常好地名声。 即使是不太信鬼神的史官,也会觉得张果这是委婉的劝谏。 只要张果的名声好了,将来帮自己说话,或者是帮自己儿子说话,影响力就会增强很多。“老神仙,你的意思是,下面还有地震?”李隆基的面上,带了一丝惶恐。皇帝虽然号称天子,但在天地的威力面前,也得非常敬畏。“虽然是大是小没法确认,但是今后一两年内,大唐绝对还会有地震发生!”张果老摸了摸胡子,到还真有几分真人风范。明确听到张果老的回复,底下的群臣到是不再说话了,而是在心中暗暗推断,有哪些政敌前阵子奢侈浪费,自己应该向皇帝禀明。因为既然张果老已经明确指示,这是黎民奢侈浪费的缘故,那皇帝绝对会那以前地奢侈浪费者开刀。 这些成精地大臣,自然要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李隆基微微一沉吟,已经有了决定。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说出来,而是转向僧一行,笑着询问他地意见。“一行大师认为如何?”“陛下!张道长所言不差,贫僧虽然对于以前是何原因造成地震,并不清楚,但天象显示,今后确实会再有一些地震!并且贫僧觉得,还得提防兵灾祸事!”僧一行和安禄山的关系,不比张果老差。只是他为人老实,让说谎地震是因为人的表现所造成,却绝对说不出口。 后面有兵灾的说法,也是听了安禄山的解释,认为确实会发生,才同意附加。“兵灾?”这下子群臣的议论更加热闹了。天灾加人祸,那绝对是乱世的征兆呀。“肃静!肃静!”震肃纪律的金武将军,狠狠顿几下廷杖。要是再不遵守廷议纪律,他可是有权拿那个胳膊粗的木杖打人。李隆基眉头一皱,心中已经暗暗后悔,这样事情,实在是应该自己现在私底下问问,再当堂商议呀。“陛下和诸位大臣且宽心,中原天象恒定,这样的兵灾,定然不会在中原爆发。 依贫僧看来,很有可能会是边战!”僧一行赶忙补救。“边战?有哪个番国准备进攻大唐吗?”李隆基点了点头。他本人就聪明,从僧一行的话稍稍一推断,很快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陛下!一旦中原多次地震,即便没有大的损伤,也会让民心不稳。 边疆番国,本来正因为大唐强盛而心怀顾忌,如果听说这样的情况,定然会派兵攻击,甚至是联合攻击。 依臣看,一行大师说的边战,很有可能!”安禄山这位主管军务的宰相,沉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内部民心不稳,外有前敌进攻,这样……”张九龄担心的皱了皱眉头。“哈哈哈!张相尽管放心!”安禄山一阵轻笑,“安禄山已经查询过大唐各军的状况,现在的边疆守军,虽然想要出击征敌,实力仍然有所不足,但要防备住边关,却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只要派人通知他们加强戒备,朝廷再让龙武骑随时机动待命,就不必担心边关出问题!”他了解唐军的实力,只要将领不是太昏庸,就不可能出现边疆大面积失守的事情。 而且真要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大唐灭了突厥后的强盛,想要对付那些小国家,还是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好!有安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李隆基面上,终于露除了一个完全放心的笑容。 “安卿!你散朝后就去给朕草拟圣旨,让边疆加强戒备。 特别是对吐蕃那一边,前次朕就接到情报,说他们准备联合突厥攻唐。 如今最有威胁力的,也是他们!”“是!”安禄山躬身领命。群臣现在已经很有天朝上国的感觉,除了曾经和大唐有过血战的吐蕃,其它周边小国,根本不放在眼里。 再看到安禄山说的这么有把握,也非常放心。一场本来会让朝廷大臣有巨大变动的廷议,最后竟然什么大事都没有。当然,随后的几天里,张九龄立刻着手阻止颁布禁令,不准中原百姓再过渡奢侈浪费,同时对于前期过渡浪费地方的主官,进行追查责任。老百姓对于张果老这个神仙的话,相信程度甚至还在朝廷之上,正式的法令还没到,就已经有很多百姓根据流言,开始过起勤俭节约的日子。整个大唐的民风,为之一振。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3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