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唐朝生存手册之医疗篇

作者:蓝云舒 字数:1226 更新:2023-09-04 13:01:30

唐代算得上是医学发展比较快的时期,出了好几本对后代很有影响的医书、药书,有名医。不过整体上来说,医疗水平还是不高的。首先,这个时代医巫似乎还有点不分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很郑重其事的记载了一些比如孕妇左臂上绑个红袋子装上弓弦,或是床底下偷偷放个斧头,满百天肚子里的女娃就会变儿子的“验方”——而且信誓旦旦的说,是做过动物实验(母鸡孵蛋)的。孙思邈本身就是炼丹的大家,这时候的人依然相信丹药才是最好的药,唐代皇帝里一大半都吃过这玩意儿。只是,考虑到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还有唐代最爱炼丹的唐玄宗也活得蛮长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就不知道了——如果炼丹的人都吃死了,炼丹也不会流行到明朝那么远了吧。唐代民间药店很多,药材业蛮发达的,已经很多“进口药”,有的药商还以会开方子闻名,可见后世医生坐堂,前店后厂的药店模式大概已经有了雏形。民间的医生当然也多,还有外国大夫——不过从留下的记录来看,这些外国大夫技术好像不怎么样,一个给唐太宗炼丹制药,结果唐太宗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给鉴真治眼睛,结果把鉴真治瞎了。所以,在唐代,请外国大夫,很危险。唐代官方医疗机构最大的是太医署,不过这地方功能比较齐备,相当于最大的医学院+医院+药材基地。里面的医生分四科:医、针、按摩和禁咒(果然是医巫不分家啊)。专门负责上课的医师叫做“博士”,正八品。然后还有药师、药童啥的,除了开药,还要种药。不过唐代最高级别的官方医疗机构呢,并不是太医署,而是是专门给皇帝看病的尚药局,分科啥的跟太医署一样,但同等职位级别要高,比如太医署的老大“太医令”是七品的,尚药局的老大“奉御”就是五品,奉御是两人,此时给皇帝看病的医生,叫“侍御医”,四人,从六品。司医,是他们的助手,五人,正八品。人家唐代的公务员制度还是挺严格的。但唐高宗时出现了例外,而且该御医直接开了唐代官员“员外同正”的先例——此话俺们慢慢再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官方医疗机构是药藏局,给太子看病的,相当于规模略小点的尚药局。唐代有女医,专门为**服务,从官户婢里选拨,教育由太医署负责,主要学习安胎、外伤、针灸、按摩、禁咒等科目,基本是由博士“口授”(可见她们多数不识字),学期为五年制。住的地方则在尚药局旁边,封闭式管理,由专人看守。另外,唐代的药物学、食疗养生观念都有所发展,但是,跟后来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能与当时食物药物种类本身就还不够丰富有关;例如在当时的《食疗本草》里,没有“桂圆”这一条(有“荔枝”),对“麝香”的记载也没有导致流产和不孕的说明(反而在“梨”里郑重说明产妇不能吃)。总之,后世里我们认为的一些常识,在那时很可能还只是少数人知道的“秘方”。唐代人的平均寿命不算长,不会超过29岁,婴儿成活率不会高于50%,即使不考虑婴儿夭折导致的平均寿命降低,唐朝生活富裕的成年人平均死亡年龄为59岁。对于天花、鼠疫、肺结核之类的病基本还没啥办法……所以,生活高风险,穿越须谨慎啊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