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告知真相听到苏采薇要留在秦府三个月时间,宇文睿很是不解,“若儿还有什么事情要做?不妨告诉本宫,本宫替你作主。”蹙眉想了想,苏采薇道:“太子殿下不是要找出杀害苏大小姐的真凶吗?”“此事早在你入秦府之前,本宫就已经派了不少人在查,也不缺你一个。”宇文睿不认为这件事足以让她继续留在秦府里。“可是,民妇有眉目了。”苏采薇看着宇文睿的眼睛,果然见他眸底闪过一道异样的光芒。他一下子抓住她的柔荑,急切地问道:“你查到了什么?真凶是谁?”“殿下,”她试着要将素手从他的大掌里抽出来,可是没有成功,“真凶是……”话到嘴边,她又犹豫起来。“快说,是谁?”宇文睿心急如焚,目光牢牢地锁住她。眼看追查了一年多的谜题即将揭晓,他紧张得微微颤抖,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看着他这样急切的样子,她都有些妒忌“苏采薇”了。可是,“苏采薇”不就是她自己吗?虽然身体换了,但是里面的灵魂还是原来的那一个。妒忌自己的感觉还真是奇怪!苏采薇自嘲地笑了起来,看见宇文睿不解地盯着她,连忙讪讪地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道:“秦昊就是真凶,而苏采苹是帮凶。她知道内情,却一口咬定杀害苏采薇的凶手是从外面潜入丞相府的刺客。”确实如此!当年若不是苏采苹力证有刺客潜逃进秋萍院,她因此受惊病倒,那么秦昊绝对是凶手的首选。他一直以来的猜测,从她的口中得到了证实。一时之间,他也不分辨不清自己此刻的心情究竟应该如何形容,是欣喜,是愤怒,还是如释重负……“证据呢?”半晌之后,他问道。只要有了确凿的证据,不怕秦昊不伏法。“没有物证,只有人证。”事隔一年,她才重生。当年的短匕早就不知去向,也许已经被当成物证存放在当年负责调查此案的衙门里。那也要先证明那柄短匕是秦昊所有,才能以它来证明真凶是秦昊。“谁是人证?”宇文睿追问。“我。”苏采薇毫不迟疑地回答。“你是人证?难道当年你在现场?”宇文睿的目光中有一丝怀疑,因为派去调查的人从来没有提到过黎晓若这个名字。大半年前,她从酒楼一路跟踪他和杨朗,被发现后还大大方方地向素未谋面的杨朗借银两。第二日,他去东城外的十里坡缅怀苏采薇,却意外地看到她和张进刚刚拜祭过苏明宇和苏采薇。自此,她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仙子,堪堪闯进了他的视线以及他的生活,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侵入了他的心。“民妇并不在现场。”苏采薇摇了摇头。在现场的是“苏采薇”,不是“黎晓若”。宇文睿困惑了,“你既然不在现场,怎么可以当人证?”“民妇亲耳听到秦昊和苏采苹在争吵时提起苏大小姐,她是被秦昊劫出闺阁,用短匕刺入胸口而死的。而苏采苹做了假证词,将苏大小姐之死推到莫须有的刺客身上,以此帮秦昊脱罪。”“苏采苹为何要这样做?”在宇文睿看来,以前的秦昊不过是一个依附苏明宇的幕僚而已,说白了只比丞相府的下人地位高一点。而苏采苹虽是庶女,毕竟是丞相之女,理应许配家世更好的官宦公子。“她……”苏采薇迟疑是否应该道出那段前尘往事,始终是家丑,张扬出去有损苏家的名声。“有什么不可以对本宫说的吗?”宇文睿将苏采薇的犹豫看在眼里,也不催促她。反正长夜漫漫,他有很多时间可以等。左右为难地思忖了许久,苏采薇决定把一切都告诉宇文睿,当然,不包括自己重生的那一段。“早在苏大小姐被害之前,苏采苹就与秦昊……勾.搭上了,所以她才会附和刺客入府行刺,误杀苏大小姐之说,其用意就是为了保护她的情郎。”她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决定告诉他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主心骨。这个消息让宇文睿觉得十分愕然,却也让他解开了心中一个一直想不通、理不顺的谜团。当年,大婚前夕,他在东宫欢喜等待心爱的女子入宫,与他携手共度一生,谁知道等来的却是苏采薇死在刺客之手的噩耗。再细细一问,苏采薇是在丞相府幕僚秦昊的怀里断气的,这让他觉得其中隐隐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后来,苏明宇的一封书信被秘密送至御书房,翌日父皇就亲自下旨为秦昊和苏采苹赐婚,还破例将没有任何功名的秦昊提拔为四品官员,这让他心中的疑惑更重了。于是他开始派人调查苏采薇被害一事,并趁着秦昊整顿府里下人的机会,将密探送入秦府里,密切关注秦昊的一举一动。宇文睿站起身,在房中缓缓踱了十余步,思前想后,觉得此事还是有些不妥当的地方。他在床榻边站定,低头睨着她,眉间锁着一丝愁绪,“虽有你这个人证,可他们是一条绳子上拴着的两只蚱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会轻易认罪。而且将来上了公堂,你的证词也并不是无可指摘。他们完全可以以争风吃醋为由,反咬你诬陷朝廷官员。除非……”“除非民妇让他们失和,不再信任对方,为了自保,互相指证。”她打断他的话,一针见血。“没错!可是这件事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不容易。”宇文睿点头。她指出了重点,把话说到了他心里头。“本宫就怕还没等你挑拨成功,苏采苹就已经对你下杀手了。你万万不要轻视了她。女子出于妒忌的本能,可是会做出相当可怕和匪夷所思的事情的。”宇文睿提醒道。他生于皇宫,长于皇宫,见多了宫中妃嫔争宠的闹剧。就算入宫前纯良可人,入宫后为了自保和上位,双手终究会沾上鲜血。曾经的小白莲早晚变成有毒的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