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去公社一九七七年的元旦到了。因为算是一个新的历史的开始,那个每天不是宣讲红宝书就是唱样板戏的大喇叭,第一次有了不一样的内容,顾母靠在炕桌上,对敏杰说:“好歹的算是结束了,你听广播里面的内容。”广播里面有很多的新鲜内容,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这些内容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停下手里的活计,仔细的聆听着广播里面的内容,黑暗已经过去了,这是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很多人铭记一辈子的时刻。敏和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过了年他要上育红班的事情。上学对很多孩子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向往的事情,那些坐在教室里面跟着老师认真朗诵的孩子的样子,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敏和对顾母说:“娘,过了年我就要上育红班了,你给我做个书包吧。”顾母说:“育红班又不发书,你做个书包做什么?”敏和说:“育红班也是上学啊,上学还能不背着书包吗?娘啊,你就给我做一个吧。”难得的敏和跟顾母提要求,顾母说:“那我给你做一个吧,唉,也不知道你们学校收不收小的,你去上学了,到时候我跟你哥哥姐姐再去上工了,谁看着芊芊啊。”敏和说:“我带着她去,我都跟二楞商量好了,到时候我们都带着妹妹去,老师就是不让妹妹们在教室里,我就让妹妹在教室外面等着我,我下了课就陪着妹妹玩,我打听过了,好多想要去上育红班的都准备带着弟弟妹妹去呢。”顾母听了,点了点头,说:“也是啊,大的上育红班了,小的没的看,可不就得带着去了吗。”顾母用一些碎布给敏和拼了一个书包,因为是碎布,那就不是一个颜色的,好在顾母的审美还是很好的,拼接的看着也是挺别致,最后还用一块很稀的棉布给吊了一个里子,再缝两根长长的带子,做好之后敏和开心的斜着背在身上,顾敏芊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条件所限,能有这么一个书包背着也算是不错的了,很多孩子上学都没有个书包,上学放学都是用手拿着那两本书呢。顾母说:“我做好了你可别背着出去显摆啊,这些布都不结实,你要是背着跟人家玩闹的,被人给撕坏了那就不好了。”敏和说:“哪能啊,娘,我就是背着试一试,等到上学的时候我再背着去。”敏杰这时候回来了,高兴的说:“娘啊,生产队里下午要去粮所拉粮食,我跟保管说好了,捎着咱们娘几个去公社那边看看我哥去,你有什么收拾的没有,要是有就赶紧收拾收拾,时间不早了,人家吃了晌午饭就走呢。”顾母听了,开心的说:“哎呀,这么好的事情啊,东西倒是没有需要收拾的,对了,上次你哥背着的那床被子太薄了,你姥娘让人给咱们捎了两床棉被过来,给你哥带一床过去,穷家富路,咱们在家怎么也好说,可别让你哥在外面遭罪。”简单的吃了午饭,顾母跟敏杰就带着敏和顾敏芊急匆匆的去北边的队里的粮仓那边等着,生产队的牲口都在那边养着,大车也在那边放着,娘四个到了的时候,保管跟专门赶车的李大爷都已经把大车架好了,看到娘四个赶过来,李大爷说:“赶紧上车,咱们这就要走了。”周家村离着公社得有二十里路远,不过周家村因为村子比较大,这边有供销社的一个分社,东西比较全,平时的生活用品都能够买得到,也就是要去公社去办什么事情才会去公社那边,所以,就算是知道村里有车去公社那边,想要搭个顺风车的也没几个,倒是敏和的几个小伙伴,看到敏和坐在马车上要去公社,羡慕的不得了。生产队的马车比地排车大的多,村里有两辆大车,这可是农忙时间从地里往回运粮食的主要交通工具了,拉扯的马是枣红色的,膘看起来很好,养的很不错,这会顾母带着三个孩子坐在车斗里面,赶车的李大爷也是村里几头牲口的饲养员,坐在车辕上赶车,保管则坐在另外一侧的车辕上,马车拉着一车人,往二十里外的公社走去。去往公社的路简单的修整过了,两辆马车的宽度,上面铺着河沙,路两边都有半米来宽的排水渠,路面很平整,百十米远的地方就会有一个沙堆,这样看来,是有专人养护的一条公路了。路两边种着杨树柳树槐树,树都挺粗了,应该是种下有些年头了,因为冬天的缘故,树叶都掉光了,只余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瑟瑟舞动。李大爷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一边走一边跟保管说话,说些村里的小八卦,说着说着,李大爷问顾母:“敏敬娘啊,敏敬在公社找了个事干,是干什么事啊?”顾母说:“给供销社画宣传画啊,怎么做我也不清楚,这不是心里一直挂挂着,才想着去看看呢吗。”李大爷听了,点了点头,说:“唉,顾老师就是走的太早了,咱们村当年可是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呢,要是没有顾老师帮着,都是庄户孩子,谁能有那本事去考大学啊。”顾母摆了摆手,说:“李大哥,这都是过去多少年的事了,还是人家孩子自己争气才考上的啊。”李大爷说:“要我说啊,你们家这几个孩子都是有本事的,看着吧,以后呀你就等着享福吧。”顾母笑着说:“那就承李大哥的吉言了,对了,李大哥,你们家孩子不是说准备要专业了吗,这快要回来了吧?”李大爷笑着说:“明年就能回来了,这一去就是十多年,我跟孩子他娘年纪也大了,觉得孩子啊还是离得近些的好,孩子前两天来信了,说联系好专业回来的单位了,就去县里公安局。”顾母听了,惊叹的说:“这就是公家人了啊,李大哥,那你们家不得好好的请大家吃顿饭祝贺一下啊。”李大爷笑着说:“孩子说了,现在是个新的时代了,不能太张扬了,他的意思是回来之后直接去单位上班,让我们不要到处宣扬。”话是这样说,李大爷嘴角的笑意可是扯得很大啊。保管是个三十多岁的人,穿着一件厚厚的军大衣,带着一个带耳朵的棉帽子,听到李大爷的话,笑着说:“明起大哥这下好了,算是熬出来了。”李大爷甩了一鞭子,说:“他是不愿意转业回来的,演习的时候受了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我跟他娘倒是觉得在哪里都无所谓,当然了,离得近些是最好的,我们想孙子了去城里看看就行,这要是还在部队,去一趟就得好几天呢。”顾母说:“还是离家近好啊,明起媳妇走趟娘家也近便。”李大爷笑着说:“那可不,我们两亲家说这次终于能够团圆了,明起媳妇跟着在外面这么些年了,人家娘家的爹娘也是想孩子啊,这下好了,终于能都回来了,哈哈哈哈。”李大爷的儿子叫李明起,在外面当了十几年的兵了,他媳妇也是周家村的,叫周翠琴,两个人不说青梅竹马,是一个村的,从小一起长大,李明起回来找媳妇的时候正好有人把周翠琴说给了他,两个人就结了婚,结婚之后好些年周翠琴这才随军跟着去了外地,李明起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一个农村的,因为是初中生,有点文化知识,硬是靠着自己的一股子干劲十几年的时间干到了营级干部,原本还要往上升的,因为演习的时候受了伤,伤好了就不能继续在战斗部队待了,李明起考虑了很久,决定转业回老家。这些消息在村里其实都不算什么秘密,一个村里的,谁家有点什么事工夫不大满村就能都知道,周家村的人对于李明起回来那是很开心的,李明起转业回来官职一定小不了,这在县里有个人,村里人方便不说,就是村里有点什么事也能更加方便。一路上经过很多的小村庄,走着走着就看到不远处一道不高的岭在前面,李大爷说:“看见没有,过了这道岭,再过了前面那条河就是公社了,待会下岭的时候你们可要抓紧了,别掉下去了啊。”说着话的功夫,马车就爬上了岭,在岭上往北看去,一条河蜿蜒着从西边过来,缓缓的往东边走去,岭下面几个小村庄隔得这么远就能够看得见,到处都是广阔的田地,偶尔的会看到几个还在地里干活的人,估计也是在地头沤肥的。准备下岭了,李大爷从车辕上跳下来,保管也跟着跳下来,李大爷把车辕边的一个竖着的铁板拉了一下,一阵刺啦的动静之后,就感觉马车的速度慢了很多,李大爷说:“我刹了闸,这岭太陡了,马拉着往下走太危险。”顾母把坐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子搂紧了,敏杰已经从车厢一边跳了下去,跟着李大爷的身后往前跑,李大爷回头看了看,说:“你这个闺女,你跟着跑什么啊。”敏杰笑着说:“李大爷,我在车上车子沉,往前跑的更快。”李大爷听了没再说什么,好在没一会功夫就下了岭,到了桥边,李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也幸亏是这个时候,送公粮的时候我都心疼的不得了,马车拉着上千斤的粮食,刹着闸那劲头也很大,都是靠着马自己把那劲头卸下来,咱们队里的马可是遭了罪了。”桥修的很矮,也就是枯水季节,还能赶着马车从上面走,这要是夏天雨水多的时候,估计就走过不过去了。河里的水已经上了冻了,但是只是河面上冻了厚厚的一层,透过一些亮度比较大的地方,依旧是能够看到冰层下面缓缓的流淌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