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常

作者:gaosping 字数:4675 更新:2024-03-19 23:13:26

第一百七十三章 日常敏杰第一封家书来的时候,正好是个星期天,这个时候的学校,星期六上一上午的课,下午就不用再去学校了,等到星期一再去学校,陈彦回到自己的家乡念大学了,敏芊他们二年级现在就被隔壁张家老大教着,张家老大是个在课堂上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很是认真,自从接手了这个班级之后,班里已经有好些个淘气的孩子挨揍了,当然了,孩子们的家长对于自家的孩子被老师揍了那是乐见其成的,在街上遇见了,三两句话之后一般都会讲,孩子交给你了,你看着教育就行,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一班的淘小子比较多,陈彦那会一般都是教育为主,从来不动手打骂孩子,但是到了张老师的手里,就感觉跟进了后娘手里一样了。信是潘支书给送到家里去的,敏和跟敏芊拿着信,给全家人念,有些字敏和不认识卡壳了,或者是念错了,还得敏芊在后面给纠正或者是念出来。敏杰说,甄伟平把她送到学校之后,在学校的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坐火车走了,她一安顿下来就赶紧给家里写信,敏杰说,她们的学校,是解放前就成立的,学校里的树都很粗,走在校园里,就会觉得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的底蕴,学校里的图书馆很好,敏杰在外面看过,透过窗户就能看到里面馒头苦读的身影,她们是新生,还没有办好借书卡,所以不能进去借书看,但是等再过些日子,就能够进去了,那里面一排一排的书架,上面满满的都是书,大家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考到学校里来的,都卯足了劲学习,至于生活方面,学校里不收学费,而且每个月还有生活补贴,发的那些饭票菜票自己都吃不完呢,让家里人不用担心她。信念完了,顾母叹了口气,说:“大锅饭哪里是那么好吃的啊,有空了还是得去外面买点好吃的改善改善生活才是呢。”杨秀芝也说:“对啊,女孩子,千万不能太节省了,要不然对身体不好,娘,咱们家还有些钱呢,过些日子咱们再给敏杰寄过点去。”顾母很是欣慰自己的儿媳妇不是那些结了婚之后就不想让小姑子小叔子花家里一分钱的那些儿媳妇似的,村里多少新媳妇因为自己两口子挣的钱被家里人花了而闹得一家人不安生啊。顾姥娘说:“秀芝说的很对,女孩子也不能吃的太节省了,没有油水对身体不好,我那里还有俩镯子,有空就拿出去卖了,还能换些钱来呢。”敏敬听了,笑着说:“姥娘,你这是打我脸呢,有我在呢,再让您卖镯子,这不让人家笑话我呢吗,我跟秀芝商量好了,最近呢,先在村里跟着上工,有机会了我们俩就出去干活挣钱去,还是出去挣钱来钱快呢,还有秀芝也说想给人家做衣服挣个仨瓜俩枣的补贴补贴家里,咱们一家人劲往一处使还能过不好这份日子吗?”姥娘笑着点头,说:“你们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敏杰来信了,家里人也都放心了,现在顾家人甚至是全村人关注的事情就是通电,村里准备要扯电线了,这样就能告别油灯时代,用上电灯了。电线是从公社那边扯过来的,一路上隔着几十米就埋了一根电线杆,听说沿着公路的村子都已经把电线扯到村子里的,村里紧急的培训了几个电工,为的就是先把各家各户的电线顺好了,等到电线扯过来,直接接上就能够通电。这几个电工的名额也是让村子里的人好一番的争斗,最后定了三个人,潘姓周姓刘姓各一位,负责顾家这一片的就是那位姓潘的电工,跟潘支书是一家子,叫潘家启,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长得挺憨实的,圆脸,个子不是很高,去年刚成了亲,她媳妇已经怀孕了,等到夏收的时候坐月子。要顺电线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好的,村里就给每个电工配了几个劳力跟着,帮着拿东西,顺线,有时候还要往墙上砸钉子,忙活了几天,村里各家各户的线顺好了,万事俱备,就只差电通过来了。出了正月,也往的风已经不凉了,真真的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二月初十,天上一轮半圆微鼓的月亮,洒下来一片清凉的光辉,很多人吃完了饭之后就去街上等着,来了通知了,说今天晚上能送电过来。顾家点着罩子灯,敏敬跟敏和去了街上,顾母也跟张家潘家的大娘在胡同口站着聊天,敏芊跟杨秀芝就坐在炕上陪着姥娘做针线,说话。杨秀芝说:“有了电啊,咱们就不害怕点着油灯干活熏坏了眼睛了,这电灯啊,又亮堂,还干净,不跟油灯似的,油烟那么大。”姥娘说:“我真是没想到呢,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用上电呢,解放那会,南县城里也是通了电不长时间,我娘家大哥还跟我说,我们庄户人家,以后就得靠着油灯呢,哼,这才多久啊,我也能用上电了呢。”敏芊说:“姥娘,用上电算什么啊,再过几年你看看,你还能住上小洋楼,出来进去的坐上小汽车,家里再安上电话,你想谁了就打个电话。”姥娘听了,哈哈的笑着,说:“芊芊啊,你替姥娘想的实在是好呢,不过姥娘觉得现在这日子就过得很好呢。”这时候,就听到外面一阵欢呼,杨秀芝从炕沿上站起来,说:“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喊起来了啊?”敏芊心里一动,伸手拉了靠近门口的灯绳,吧嗒一声响之后,屋子里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亮堂到敏芊能够看的清楚姥娘脸上的皱纹。祖孙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又一起抬起头看着挂在屋顶正中央的电灯泡,小小的灯泡,也就是三十瓦,发出的光带着昏黄,但是却让这个点了千百年的村子一下子进入了另外的一个时代,有了电,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农业上的,生活上的,还可以做一些小工业,这一根细细的电线,带着这些整体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人民,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道路。有了电,学校里就考虑着给孩子们加上早自习或者是晚自习,不要说才是几岁的娃娃,要不是考虑到没有电,早晚的来上自习得学生自己带着油灯,煤油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宽裕的,这个早自习晚自习早就已经开始施行了。敏芊听到老师们的商议之后,觉得有些接受无能,每天早早的起床,去了学校就得学习,然后晚上回家有些孩子还得帮着家里干家务,干自留地里的活,这要是加上早自习晚自习的,那得多累啊。原来敏芊还以为,一定会有很多家长反对的,谁知道支持者竟然很多很多,几乎没有反对的,敏芊觉得很奇怪,就问自己的大哥,为什么大家不反对,敏敬说,这次高考,让很多家长认识到,读书其实是一条出路,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哪怕是考不上大学,就考个中专技校什么的,也能有份工作,有了工作,就不用在家里上工了,上工也就挣个粮食,那公分能值几个钱?最最重要的是,只要是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了粮本,就可以吃商品粮,那样就算是家里粮食不宽裕了,还能指望着在外面工作的给贴补一下子的。于是,早自习跟晚自习就这样开始了。每天早上对于敏芊来说,很是痛苦,天不亮就得起床,闭着眼睛跟着敏和去教室,去了教室就得背课文,下了早自习,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学校上课,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之后,下午回家如果家里有人做饭呢,就吃点饭,没有人做饭就空着肚子去学校,上两节晚自习到晚上七点半,再回家,或者是吃晚饭,或者是准备睡觉,有些家里劳动力少的还得去地里帮着干活,孩子们的时间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敏芊好歹的能够适应了,晚上吃了饭赶紧的睡觉,早上六点多就起来,中午吃了饭抓紧时间打个盹,早自习念课文,晚自习写作业,倒是不用把作业带回家写了。春耕开始了,敏敬跟杨秀芝每天都上工,家里现在算是两个劳力了,敏杰因为念大学,村里这次一下子考上了四个大学生,在公社甚至是县里都出了名,为了奖励这四个大学生,村里每年都会给这四个家庭分粮食分钱,村里人也没谁好意思的去计较,有本事你们家也出个大学生,这样的奖励就摆在明面上,谁有本事谁来拿,没什么黑幕。春耕结束之后,地里的活不忙了,顾母带着杨秀芝还有敏和敏芊就把家里的自留地种上了花生还有地瓜,还有一点的地,杨秀芝商量着顾母点了一些黄豆,绿豆,这些东西收了之后还可以再点一茬,而且还能肥地,没什么事情做了,杨秀芝就开始琢磨着做衣服。杨秀芝的嫁妆里面有一台缝纫机,这个是娘家陪送的,杨秀芝的父亲当年在镇上工作,家里的条件还算是不错的,只可惜后来杨父病逝,工作让杨秀芝的大弟弟顶替了,那个时候杨母就留了个心眼,暗地里给杨秀芝留下了嫁妆钱,就想着结婚的时候能买点什么东西陪送,也幸亏有这个钱,杨秀芝的嫁妆才算是看的过去,要知道,杨家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杨秀芝的弟弟明年就要准备高考了,要是考上了,去上学能不花钱吗?杨秀芝也想着能自己挣点,给小弟弟攒下些,要是他考上了,就能给自己的娘减轻一些负担,家里现在靠着娘上工挣公分,也就是有个粮食吃,到了年底下真存不下什么钱,大弟弟杨宝来那是一分都不往家里拿的,问他要总是这样那样的理由,说自己没有钱,其实谁都知道,小两口在镇上过的很是滋润。这次过年,年前敏敬没有机会,年初二跟杨秀芝回娘家的时候,敏敬跟杨秀芝偷着给了杨母一些钱,让她留着花用,临走的时候当着杨宝来的面给了杨宝柱十块钱,杨宝柱是个有话就说的,就问杨宝来,你是亲哥,能给多少,给多给少的反正都记着,以后自己混好了那是得还这个人情的,杨宝来黑着脸,在媳妇的白眼之下掏出两个五块的,心不甘情不愿的给了杨宝柱,家里的情况杨宝柱可是很清楚,二话不说就拿了起来。为着这个,杨秀芝觉得自己得赶紧挣钱,只有自己手里有了钱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缝纫机杨秀芝会用,但是怎么裁剪衣服杨秀芝却不是很明白,有心想要去找个人跟着学一学,又没有什么时间,敏杰第二次来信的时候,给杨秀芝寄来一本关于裁剪衣服的书籍,对于杨秀芝的心思敏杰很清楚,姑嫂两个经常说一些悄悄话,敏杰安顿下来之后就找到省里最大的新华书店,好不容易才找了这么一本书,也顾不得价格有些高了, 直接买了下来就给寄了回来。杨秀芝接到书之后心里很高兴,但是书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她不是很明白,有时间了就拿出来看看琢磨,敏芊有时候就凑到杨秀芝的面前,佯装感兴趣的样子陪着一起看,顾敏芊曾经在一个高端定制服装店里面当接待员,其实也就是给客户端端茶倒倒水的,没事的时候顾敏芊喜欢去给那些高级裁缝打杂,大家也都知道这个小姑娘不容易,再加上顾敏芊长得好,嘴巴又甜,手脚勤快,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小姑娘,顾敏芊问什么问题,只要不是涉及很隐秘的东西,一般都会获得一个很好的答案,所以,书上的那些专业术语在她看来都是很简单的东西。敏芊陪着杨秀芝看书,两个人叽叽咕咕的一边看一边讨论,竟然用了半个月硬是把一本十六开大一指多厚的书给看完了,杨秀芝也算是有了理论,下面就差实践了。要实践,就得动手做,那就得用布料啊,三奶奶把自己压箱底的一些布料找出来,顾姥娘也让敏敬去自己的家里开箱子找布料,春节甄家来的时候带了一些布料,其中有一块白底红花的细棉布,顾母拿出来,对杨秀芝说:“秀芝啊,这块布你看着给芊芊做件裙子吧,我看那裙子坐起来比较省事,你先拿着练练手。”杨秀芝接到布之后,每天下了工回家做了饭吃了之后就窝在自己的房里琢磨着怎么裁剪,怕剪坏了,去供销社买了些白纸,先在白纸上剪了,觉得练得差不多了,这才开始动手剪布。用了半个多月,疯了拆拆了缝的好几次之后,终于在敏芊的帮助下给敏芊做了一件连衣裙,这衣服是敏芊穿的,她自然是很在意衣服的样式,杨秀芝做出来之后,敏芊很喜欢,小圆领,泡泡袖,小腿以下的长度,因为没有拉链,没有松紧带,只能从头上往下撸着穿,这样腰上拿的褶子就不能多了,所以在腰的两侧缝了两条飘带,穿上之后把飘带在后面系一个蝴蝶结就好了。敏芊穿着,给大家看了看,谁见了谁说好看,五一劳动节前后,温度还不是很高,也不能穿着出去,倒是敏和,见了敏芊的新衣服,磨着杨秀芝给自己做一件新衣服穿,这会家里也不缺布料了,杨秀芝就开始给敏和做,后来敏芊想到年前的时候自己跟三奶奶还有姥娘许下的宏愿,就想着弄两块好看穿着舒服的棉布料,给两位老人家做两件夏衣穿也好,反正现在杨秀芝的手艺越来越好,差的就是一个磨练手艺的机会,能多做几件也是好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