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风依然寒冷,赵鞅的十几万大军正走在回晋国的路上,士兵们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面对北方凛冽的风,一个个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当大军路过鲜虞古城的时候,残垣断壁,没有燃烧的灰烬在北风的飘洒的到处都是,呛得士兵们直咳嗽。天空中的老鹰在盘旋着准备在寻找腐烂的尸体,看到晋军队伍过来迅速飞走。城中的野狗、野狼在争抢着食物,北方的冬春季节正是食物缺少的时候,一时间能找到这么多烧死的人和牛羊的尸体,让饿了一个冬天的野狗、野狼找到了美餐一顿的机会,看到队伍过来,很不情愿的叼着嘴里的腐肉离开。望着这些被野狗撕裂的尸体,有的士兵忍不住呕吐起来。望着这一路的凄凉景象,就连能征惯战见惯了杀戮的魏侈也感到于心不忍,他对身边的豫让说道:“打了半辈子仗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凄惨的景象。”由于豫让这次救了魏侈,于是老魏就喜欢和豫让聊天,豫让对这位可以当自己父辈的老将军也就多了一些了解,两人竟不自觉成了忘年交。豫让:“自古以来有战争就有杀戮,这时免不了的。”魏侈:“这个我也知道,只是这一次更加惨烈罢了。”这时智瑶插话道:“这只是晋国争霸过程中必须要经过的一次罢了,说不定今后还会有更加惨烈的。”魏侈和豫让望着智瑶,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听着后面这些人的谈话,赵鞅一句话也不想说,现在他所想的和他们这些人都不一样,离开晋国已经几个月了,他已经想南子了,这位美人刚刚来晋国几个月时间自己就出兵征讨鲜虞,把这位大美人给冷落了,回去一定好好“犒劳”一下这位尤物。于是赵鞅下令部队迅速离开鲜虞古城,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鲜虞古城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从最早出现在史书里公元前774年到公元前489年,鲜虞立国285年后灭亡。从立国到灭国,鲜虞一直是晋国的心腹大患,晋国历代执政者都有将其灭掉的想法,只是苦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这一次这个古老的国度终于在晋军的铁蹄下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中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后来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到了春秋时,狄人在河北中部,建立了三个小国。即:鲜虞(在今正定);肥国(在今蒿城);鼓国(在今晋州)。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晋国相对峙。鲜虞之名,最早出现于史书《国语·郑语》,公元前774年,当时洛阳以北分布着华夏族封国和狄族部落国,有卫、燕、狄、鲜虞。多年来由于鲜虞国一直在晋国的北部活动不断引起了晋国当政者的恼火,从晋文公时期就一直对鲜虞不断用兵,但一直没有取得成功。直到公元前530年,晋昭公上台,晋国开始有计划地进攻鲜虞。晋国选派的大将是大夫中行氏荀吴(前面介绍过他就是中行寅的父亲),荀吴智勇双全,假称要与齐国的军队会合,向鲜虞借路通过。鲜虞一答应,他们立即进入肥国的都邑昔阳,灭掉了肥国,俘虏了肥国的国君肥子绵皋。荀吴班师回晋之时,企图顺路灭掉鲜虞。鲜虞的部队英勇善战,加以滹沱河作为南部屏障,荀吴没有成功。公元前520年6月,荀吴巡行太行山东麓,派军士伪装成籴米的商人,背着武器铠甲埋伏在鼓国都城门外,夜间发起突然袭击而灭了鼓国,从此斩断了鲜虞的左膀右臂。晋国打破鲜虞的城邦联盟之后,赵鞅开始在晋国执政,加强太行山东麓北部的边防建设,在与鲜虞接壤的城邑置郡县,派贤臣董安于任上地郡守,驻在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董安于严明法纪,从严治政,积极备战,但都没有成功。公元前507年9月,鲜虞**队在平中(今唐县境内)打败晋国的进攻。晋国的将军观虎不把鲜虞国放在眼里,自恃其勇,孤军冒进,结果当了鲜虞的俘虏。公元前505年晋国再次对鲜虞国形成包围之势。鲜虞国正在危急之时,晋国却发生了政治事变---即:六卿之乱,赵鞅一直腾不出手了对付鲜虞,对其持容忍态度,但是谁都知道赵鞅的这种容忍中却蕴含了更多的仇恨,只要一有合适的时间,他就会立刻爆发。直到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赵鞅率师北击鲜虞,不久灭之。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由于赵鞅对北方的鲜虞采取绝对高压的镇压、屠杀、烧城、灭国战略,此后几十年间,这块土地上成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禁地,一旦踏上就会感到后背上那一股透心的凉气,正是因为如此此后的几十年里,少数民族再也不敢在晋国的北部边境骚扰,安定的北方边境为后来赵鞅领导晋国争霸打下了基础。公元前489年春夏之交,赵鞅回到了晋国都城--绛都,受到了高规格的迎接,国君晋定公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赵鞅与晋定公携手一起入城。《史记。赵世家》如此记载: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意思就是说:赵鞅名义上是晋国的世卿,但事实上是晋国的专权者,他的封邑等同于中原的诸侯,“侔”是相等、齐等的意思。足以可见此时的赵鞅在晋国乃至中原诸国中的权势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