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产业之后,李俨关注的是纺织产业。。。对于纺织,李俨并没有太多的知识。他关注这个,完全是为了军需。一方面希望能够更廉价的获得将士们在铠甲之外的衣物,一方面,也希望在纺织方面的发展,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金,以便作为军资——在这个时代,军队始终是最重要的呀。另外,他还想起英国的工业革命,正是从纺织业的“圈地运动”开始的。他也未始没有通过发展纺织业培养资本主义萌芽的意思。于是,他兴冲冲的将新仙学研究院的人叫来——现在新仙学研究院几乎已经成为皇家科学院了,李俨的所有科学发明的再现,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他要求新仙学研究院的人研究纺织机。纺织机应该怎么弄李俨并不太清楚。不过他知道,只要把纺织机平放的梭子变成竖放,就能够大大的提高纺织效率。而通过增加梭子数量,更能够增加效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骡马力、水力等等纺织机,那效率就更高了。就仅仅说出了这样几点,就要求研究院的一帮道士们发明出更先进的纺织机,这也未免太强人所难了。毕竟,这帮道士作为出家人,可是四体不勤的。不要说纺织,连农活都不会干!所以接到任务的钟离权马上就面带难色地表示,自己等人对纺织并不了解。只怕不能完成任务了。李俨也想到这一点,眼珠一转,注意就出来了。当下下旨调少府监织染署织工协助研究。唐代,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五监都是带有某种生产性质的国家机关。(国子监属于制造人才)对于李俨来说,除了国子监暂时用不上,其他四监都是很重要的。李俨早先就拐带了四监的大量人手。而在长安失陷后,大批工匠逃出长安。因为李俨安于行在。凤翔城了一个安定之所,再加上李俨的征招。这些工匠除了死于战乱、落于黄巢之手(对于不重视生产,只知道劫掠的黄巢来说,落于他们手中就等于死亡)之外,绝大部分都回到了行在,重新进入四监编制。国子监的人也来到凤翔,五监因此得以重建。只不过,重建之后地五监力量因为战乱而损失不少。李俨又拐带并且下旨除籍了一部分,剩下的更是不多了。不过李俨拐带地都是那些掌握兵器制作、建筑制作等比较重要的工匠,诸如纺织之类的关系到民生的工匠,还在五监中。李俨也早有打算改革诸监,于是就将织染署织工调走,帮助研究纺织机之余,也作为改革的试点。纺织机的问题暂时算是解决了,可是棉花又成了一个问题。李俨可是知道。相对于麻制品来说,棉制品对于御寒的作用大多了。在古代气候偏寒地时候,棉织品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棉花有非洲棉、亚洲棉和美洲棉等几种。这几种棉花都不是我国的原有作物,中国古代无“棉”字,“绵”是指丝绵。古籍上所记的“木棉”是指作枕芯用的木棉,而非棉花。在这几种棉花中,非洲棉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不晚于西汉中期,系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传入初期大概种植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新疆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才逐渐普遍。非洲棉产量低,纤维也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所以很早就在新疆推广。亚洲棉原产地是印度。质量比非洲棉好,系经过东南亚传入华南。传入的时间比非洲棉传入新疆地时间要晚一些。棉花的传入虽然较早。但自南北朝以至唐、宋的长时期中,种植地方只限于新疆、云南、两广和福建的部分地区,棉布在人们的衣着中尚未占重要地位。唐宋的文学作品中,“白叠布”、“木棉裘”都还是珍贵之物。一直到宋末元初,棉布才开始普遍起来。晚唐时候,棉花在很多地方还仅仅是一种观赏性花卉,而不是一种经济型农作物。这个时候,中原还没有棉花大量种植。要想推广棉织品,必须到西域、南诏或者岭南等地去找棉花种子,再行推广。可是,现在西域已经不在大唐之手,南诏屡屡叛乱,都不是安定地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岭南去找棉花种子。然而现在处于战乱中,去岭南也不容易,只好等到消灭黄巢之后,才能派人去。相通这一点,李俨只好叹息一声,将这件事情放下了。现在他要忙的,是御驾亲征黄巢的事宜。御驾亲征的主意,李俨早就有了。本来,按理说,李俨作为一个皇帝,不应该跟自己的臣子去抢功。毕竟,如果真的他御驾亲征的话,那么那些将军们的剿灭黄巢的大功,头一份就应该是皇帝地了。不然,谁敢跟皇帝赠这个头功?那可是大逆不道地!而有了皇帝在前线,将士们打起仗来,总会感觉束手束脚,施展不开。很多大胆的战术,因为顾忌到皇帝地安全而不敢使用。尤其是皇帝对士气的影响,特别大。皇帝在前线的时候,将士们固然会因为御驾亲征而提高士气。但一旦战事不利,为了皇帝的安全,皇帝必然要撤退。而这个时候,皇帝的撤退,对士气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御驾亲征的皇帝,因为在战事仅仅出现不利迹象而撤退,结果让士气大跌。最后输掉战争,甚至皇帝本人都有被擒的例子。当然,开国之主地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他们的御驾亲征属于特例。事实上,以开国之主的胆略,即使处于下风也会坚持战斗,又怎么会在仅仅才出现不利迹象的时候逃跑呢?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总而言之。除了如同后世宋真宗澶渊之盟的时候,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不得不让皇帝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情况下,大臣们都是反对皇帝御驾亲征地。而古往今来,御驾亲征的明君不多。反倒是昏君有很多都是喜欢御驾亲征地。比如说明代土木堡之变的主角英宗,比如说明朝正德皇帝,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所以,虽然郑畋的讨黄巢檄文发出的时候,李俨就已经提出要御驾亲征了。但是一直到一个月之后的现在。李俨才勉强征得郑畋的同意。这还仅仅是郑畋地同意。还有其他大臣,压根就没有说通。不过这都是郑畋的事情了。李俨需要说服的只有郑畋一人。其他大臣都需要郑畋去说服。郑畋虽然知道这会给自己背上煽动皇帝御驾亲征,扰乱朝政的奸佞骂名,但李俨的理由却说服了他,这个骂名他也只好背上去了,不然怎么能叫忠臣呢?李俨说服郑畋的理由,和自己想要御驾亲征的理由一样,都是对于众节镇攻打黄巢时的表现不放心。此前若不是众节镇养贼自重。黄巢又岂会闹出这么大地声势?所以李俨将郑畋说服了。而甚至此后历史发展——虽然是后世那个历史发展,现在应该有一定的改变了,但大体脉络应该是不变的——李俨更知道,此前养贼自重不过是个开始。此后的事情更加重要。如果不是这些节度使都有私心,造成黄巢之乱中朝廷威望大减,从此失去了号召力。朱温也不可能在二十年后那么容易的废主自立。在后世历史上,大唐消灭黄巢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中和元年四月(公元881年),唐军诸道勤王兵至,包围长安城。胶着之间,唐朝义武节度使王处存等人曾一度攻入长安城,市民喜迎官军,黄巢军大骇奔逃。这时候,如果诸将能够同心协力,穷追黄巢,黄巢早就灭了。又如何能够在日后再入长安。对长安实施大屠杀?又如何能够围困陈州十月。如何能够出现“糜骨皮于臼”、“日食数千人”地舂磨寨?又如何会“纵兵四掠,自河南、许、唐、邓、显、郑、汴、曹、徐等数十州。咸被其毒”?只可惜,同心同德这句话,并不存在于当时的将领脑海中。当时唐将程宗楚率军首先自延秋门进入长安城,唐弘夫紧接着率军赶到,王处存率领精锐士兵五千人于夜晚也进入长安,得到长安市民的欢迎。入城的程宗楚等人恐怕其他将领入城分去他们的战功,竟不通报凤翔节度使郑畋和夏节度使拓跋思恭。而入城的官军士兵们放下军器进入居民私宅,抢夺金帛,掠取妓妾。王处存下令军士系上白色丝绸头作为记号,但坊市无赖少年不少人也载上白丝头,照样掠人劫货,使长安城内一片混乱。这时黄巢率军露宿于霸上,侦察到城内官军号令不整,而且围长安的诸路官军互不联系,于是率军还袭长安。黄巢军自诸城门分别进入,大战于城中,唐将程宗楚、唐弘夫都被杀死,官军士兵由于抢劫物太多,负重而走不动路,被黄巢军杀得大败,死者有十分之。王处存收拾残兵余众归还到渭桥扎营地。丁亥,(十月)黄巢再进入长安,极怒长安市民先前欢迎唐军的举动,于是“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唐诸路军全部撤退,黄巢军的声势更盛。这一来一去对长安城的劫掠,再加上黄巢第二次败逃出长安时纵火焚烧长安宫室,官兵再入时地“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让这座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辉煌地都城,遭到了致命的浩劫。从此以后,这座集中华文明辉煌于一身地长安城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就此与大唐一起衰落了!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地事情!从前的云子昊。每当读史至此,只恨不能把抢功坏事的众人挫骨扬灰,杀而后快!只可惜,坏了大事的罪魁祸首,竟然在黄巢再入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否则,当他们得知黄巢此后的作为,不知道会否为自己的行为而惭愧。到了现在。李俨当然不能让旧事重演。他本有心把几个罪魁祸首地除职。只是,他拿不出一个说得通的理由来。毕竟。此后地事情还没有发生,李俨要如何解释他为什么会知道此后历史发展的问题?而且,当时大唐的将领又有几个不是争功之人?说不定,换了人还不如这几个呢!也就只好罢了。但是,他是绝对不希望这种情况向后是历史一样重演一遍的。而在后世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为将领们私心太重。只怕僖宗躲在西川不肯出来,这些人少了钳制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所以,他要御驾亲征,他要用自己的大军、自己的皇帝名义,阻止这一切。如果有人再敢不听号令,彼此争功、抢劫百姓,那么他手下地十五万大军,就会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军令不可违!什么叫做杀无赦!不过,这一切的条件是,诸节镇得兵马,在皇帝御驾亲征之前,并没有轻举妄动,并没有攻打长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李俨在决定御驾亲征、还没有说服郑畋的时候,就已经先发出措辞严厉的诏令,命令诸节镇兵马必须驻军原地,对长安围而不攻。违令者斩。同时,他知道程宗楚、唐弘夫等人都对郑畋言听计从,于是也让郑畋给他们去信,让他们保持军队不动的态势。有了这两个因素,再加上由于李俨出现在凤翔导致的历史改变,凤翔节度军和郑畋都没有出现在包围长安的兵马中。此时围困长安地军队,只有唐弘夫率领朔方节度兵马两万屯渭北。王重荣率领本部兵马三万屯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王处存率领本部兵马两万五千屯渭桥,拓跋思恭率领本部兵马一万八千屯武功(今陕西武功县西北)。程宗楚率领本部兵马一万三千进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还有其他零星节度使兵马,有三千的、有两千的,战斗力都不强,依附于这几大节度使兵马之中,也就不用详说了。而凤翔的兵马,在后世历史上,多达七万之多。少了这听从郑畋指挥,全心剿灭黄巢军的七万人马,其他互相钳制,互相争权夺利的几镇节度使都不敢贸然进攻,生怕因为自己努力攻打长安城而造成兵力地损失,从而被其他节度使吞并。可能相互间的提防稍微少一点的是唐弘夫与程宗楚,毕竟他们都与郑畋相善。但即使如此,他们间也不可能出现开陈布公、全无提防的情况。所以,李俨的诏令和郑畋的私信也正中他们下怀,一个个严守本部驻所,却没有实际性的进攻举措。随后,他们就接到了李俨御驾亲征的消息。他们彼此间有什么盘算,这就不为外人所知了。却说凤翔城中的李俨,在打好了御驾亲征主义之后,就开始做出征的准备。而说服了郑畋之后,郑畋也果然厉害,不过三天时间,就做通了众臣地工作,朝议一致通过了李俨地御驾亲征计划——说是朝议通过,是因为如果众臣反对的话,就算李俨是皇帝,也不得不屈从。毕竟李俨要想安稳地出征,没有这些大臣在后方镇守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对皇帝的牵制了吧。朝议通过李俨的御驾亲征计划后,李俨的种种准备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一次,李俨基本上将凤翔的军队力量抽空了。除了白虎军团三个师一共三万人留在凤翔,作为城防军队之外,其他所有军队都将随同李俨出征。这个时候,朱雀军团的整编也初步有了成效,战斗力不能说很强,但至少也在当时大唐都平均水准之上。他们二万人(山南西道军三万人淘汰后只剩下了两万人马)全员出击,就是为了练兵。实际上,除了已经经历过几场战事的三卫军六万五千人(抽调了五千人出来担任白虎军团、朱雀军团的中下层军官),白虎军团的七万人仅仅只经历过逼降山南西道军的行动。那只能叫作军事行动而不能叫做战争。当然,说他们没有经过战争,只是说在白虎军团成军后没有。之前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实战经验的,否则也没这么块形成战斗力。所以,实际上除了三卫军,李俨手下的其他军队都没有打过大仗,的确需要拉出来历练一下了。不过,有了六万五千人三卫军在背后撑腰,白虎军团,尤其是战斗力最低的朱雀军团并不用担心,只需要专心磨练自己的战斗力、吸取战斗经验就可以了。在争夺留守名额的时候,白虎军团的几个裨将大大的发挥了大公无私的大方精神。三个师的名额被各位裨将们用各种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理由推来推去,实在深得太极神功的精髓,不愧为李俨太极拳的传人……到最后,第三师、第五师、第七师的裨将技低一筹,不敌其他四位高手的太极推手,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李俨语)”。等他们回营后,被手下将领大大埋怨。甚至他们出去吃饭——李俨亲自掌控的军队中,所有将领军官都必须跟普通小兵一样,到食堂用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诸如不用排队,可以根据配给加点餐之类的特权,但是却必须在食堂用餐,不得自己私下开小灶——的时候,都要低着头、遮着脸,恨不得蒙上蒙面布。用他们的话说,感觉“对不起弟兄们的厚望,不敢见人”了。毕竟,他们这些军队吃好喝好,养得白白胖胖的,都有点过意不去(古人真是纯朴啊……),再加上李俨的洗脑宣传,都恨不得马上上战场,报效国家。但是留守凤翔的部队可没有什么仗打。李俨有严令,凤翔留守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主动出战,只能稳守凤翔城。只要在大军回防之前守住凤翔,就是天大的功劳。但是这对那些鼓足了劲想大战一场的士兵和将领来说,实在不合心意。幸好,李俨最后勉强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前线战斗中施行末位淘汰制,作战不力,战果排名最后一名的部队,必须调回凤翔城,与凤翔城的部队交换。这一下,留守部队的心中就有些不够兄弟了:他们倒也不希望大军失败,但是只要有一支部队作战差点,能让他们上前线就行了。而被选中作战的部队,自然也摩肩察踵的准备大干一场,千万不能让留守的那些家伙遂了心意:要知道,他们心意的满足就意味着自己心意的不被满足。为兄弟两肋插刀,为打仗插兄弟两刀,你们留守部队还是老老实实的干城防军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士气如虹,军威鼎盛,李俨心中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