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60章 新春对联

作者:初吻江湖 字数:3997 更新:2024-03-07 13:19:55

二十几号人来老王家。而且不是空着手来的,你家拎了一只老母鸡,我家就拿着一只老鸭子。还有人家拎了这个时候,少见的十几个鸡蛋。反正都是比较紧俏的礼物。到了老王家,排队入内,负责让他们排队的人,是陈强家的,她一边收礼物,一边记账,一边跟大家聊天说话:“不要急,大家都有份儿,屋里头的出来,你们就能进去了,放心啊!”有人问她:“陈强嫂子,这写字的纸儿,够用吗?”“够够够,年前就买回来的,上好的朱砂红,玉版宣,放心啊,足够用啦!”陈强家的跟他们瞎忽悠,玉版宣可没朱砂红纸。可谁管那个呢?这听起来就很高级的大红纸!这些都是莲花坳的村民,都是来求温举人给写个对联,赏个福字。温润端坐在书房里,陈旭给他燃香,磨墨。两个弟弟给他剪裁纸张,大红色的纸张,家里很早就准备好了。长工们放了假,门口是陈强家的在打点,翠花婶子哄着王玫小姑娘。虽然放假了,但是长工们依然代表家里来求个对联和福字,也提了礼物来的,他们走的时候,温润给他们发了红包。一个红包里头也就一吊钱,一千个铜板,价值一两银子呢。这是额外给的,长工们来了不长时间,给这些红包,都乐坏了。所以来求的时候,也拿了自家的好东西。知道东家家里头不缺什么东西,但是缺少的是一些冬藏的玩意儿,例如糯米做的年糕,或者是自己家腌制的糯米糖藕。甚至是自己家做的糖炒栗子。这些东西,果然得到了陈强嫂子的欢心:“这个好,这个好!”他们家是头一次过年,很多东西都没想的那么万全,这会儿也被人给补上了。温润坐姿端正,提笔在红纸上写了对联出来,写了横批之后,又写了几个福字。这是豆腐刘他们家要的,因为是做生意的嘛,故而还多写了一个。“哥夫,这个是什么字?好像是四个字。”两个弟弟看的稀奇。陈旭也好奇了:“我看很多店家都贴这个字,但是这是个什么字?”“这是招财进宝的合体字,还是读招财进宝,只不过合在一起,叫合体字。”温润趁机教导他们:“合成字的读音大部分是按照原本构建合成字的词语或词组以快速连读的方式得到的读音。”三个孩子懵懵懂懂的点头。“这个字好,这个字好!”刘家老大乐得见牙不见眼。他是跟刘三儿一起来的,刘三儿提了一只老母鸡,刘家老大拎了自家做的糯米年糕。“刘大哥认识字儿?”温润挺惊讶的,这还能看出来他写的字的好赖?“不认识。”刘家大哥摇头:“我就是觉得这个字的意思不错。”温润一笑:“觉得好就行,这个就送给您家吧,刘家毕竟是开豆腐坊的,人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都不容易,你家最累,希望明年比今年更好。”“谢谢,谢谢!”刘家大哥被说的眼泪汪汪,激动地不得了,一个劲儿地鞠躬,最后跟刘三儿一起,捧着红纸离开的老王家。回去的时候,还跟家里人说:“都说我们在家开豆腐坊,让弟弟去人家做长工,给人扛活儿,其实豆腐坊里也不轻松,还不如在老王家扛活呢!”“可不是么!”刘三儿笑着道:“在东家那里,我都吃胖了。”其实也就胖个五六斤,他们原来太瘦了,现在也就是勉强像个健康人的体魄而已。吃的好了,穿得暖了,活儿还没那么多,当然就健壮了一些,胖还谈不上。可是他这么说,大家就觉得他还真是胖了点儿,长肉了。“而且举人老爷还知道,咱们家的活儿重,累,说的可好了。”刘家大哥抹了抹眼泪儿:“还说明年比今年更好。”说的老刘家的人心里热乎乎的,尤其是刘家大嫂,她嘴码子最厉害,这会儿也不敢说什么,只心里暗暗发狠,一定要对老王家多多的上心。温润就坐在书房里写了一上午的对联和福字,而且他知识储备量足啊,新春的对联,简直是信手拈来。每一家都不一样。有老人孩子的,横批就写“五世同堂”、“子孙满堂”这样的话。有夫妻俩带着孩儿的,就写个寓意明天会更好的对联。毕竟这个时候,讲究阶级,百姓家能用的对联,也就这些了。像是在他那个时代,用过的什么“天地同春”、“国泰民安”这样的横批,只能是皇宫里用。官员家可能会弄个什么“大展宏图”、“步步高升”这样的横批。百姓家就不行了,最多是弄点这样的横批,对联也都是平平无奇的那种。尤其是人口多的人家,温润就给多写一些。比如老程家,人口不少,平日里肯定磕磕绊绊的也不少,温润就给横批写了五个字:家和万事兴!隔壁老杨家不用送礼,温润早上先给自家写好了对联与福字,第二家就给杨大叔他们家写了。第三家就是张大爷家。第四家开始,才是给村里人写。他一边写,还一边教育身边的三个小子:“这对联啊,也讲究的很,一般百姓家里无非是祈求吉祥如意,五福临门之类的,也只能用这些,不可僭越。”古代阶级特别分明,僭越乃是大罪。温润虽然心里不在乎,可他目前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得遵守这个时代的一些规则。“知道了。”三个小子都很小心,也都很听话。温润写字的时候,也告诉他们他写的是什么。“你看这个?这是给……马三儿?”温润没想到,来求对联和福字的人里头,还有马三儿。要知道,他们莲花坳二十几户人家,就马三儿一个光棍,他同时也是个无赖子。今天要过年了,这马三儿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样子,一套八成新的衣服,头发也梳理的整整齐齐,看着人还挺精神的样子。也是,他要是长相不佳,恐怕早就被人赶出村子去了。“温举人。”马三儿一拱手,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但是这个时候,没人会说他,老百姓们懂什么行礼的姿势啊?要不是温润教导孩子们,孩子们回家去跟大人们说了,这帮子平民百姓们,连拱手礼都不会。平时就点头哈腰,最多鞠躬,再多就跪地上磕头了。现在马三儿能拱手,可见平时应该是看孩子们行礼过,学了个四不像。“马三哥。”温润跟他客气了一下,马三儿快三十了,换成别人,恐怕孩子都要娶媳妇儿了,他还孤身一人。“我来求一副对联。”马三儿嘴上这么说着,可眼睛滴溜溜的转着,仿佛是在盘算什么。温润不管他盘算什么,他们老王家的大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可以。”提笔就给他写了一副对联:多劳多得人人乐,丰产丰收岁岁甜。横批就是:勤劳致富。旁边三个小子抿嘴偷乐。马三儿不认识字,温润就读给他听,听完满脸通红的拿着东西跑掉了。“哥夫,不用跟他客气,马三哥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王珏乐呵呵的道:“还来咱们家打秋风呢,那个时候,我们三个小孩儿,都怕他冲进屋里来,所幸他只在门外转悠,拿了两颗菜就走了。”“他没欺负过你们?”温润只知道马三儿是个无赖子,不过马三儿是帮过他们的,这人名声不好,也有名声不好的优点,那就是没人乐意跟他纠缠,就怕他给来个不休,那还怎么过日子啊?“算不上欺负吧?”王瑾歪着小脑袋想了想:“也没见他怎么欺负我们啊!?”细想起来,还真是如此。王珏却想了个事儿:“大哥刚走那会儿,说我们这附近有老狼出没,好像从那之后吧?马三哥就经常来这里转悠了。”温润心里一动,有了点猜测。不过下一个来求对联和福字的人已经进来了,他还得低头给人写字。一小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下午的时候,终于都写完了,人也散去了。他也能歇一歇了。中午他们的小食就是油炸丸子,搭配的糯米糕团,生姜老鸭汤。驱寒的效果非常好。结果中午休息的时候,还请了几个没走的一起吃的零食点心。晚饭倒是丰盛无比,因为这是几日大家准备的伙食,非常的好。油炸丸子小酥肉,东坡肘子白切鸡。“哥夫,你在书房里,跟刘家大哥说的那个,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为什么是这三件事呢?”王珏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少年。这个问题,他憋了一天啦!“这是一句谚语。”温润给他解释:“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摇船、打铁以及磨豆腐是三件最苦的活儿,干活期间不能有片刻停歇。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种地还能休息个一时半晌的呢,可这三个活儿,却不行。”“哦哦,对!”王珏恍然大悟:“这三个活儿,是不能停歇。”“怪不得是最累的三个活儿呢!”王瑾也明白了这里的意思。第二天便是过大年,晚上就是除夕夜了。家里的人都换了新衣服,温润看了看翠花婶子:“您不去老杨家过年吗?”“不去了。”翠花婶子摇了摇头:“我的工钱,我给姐姐姐夫都买了新衣服,给孩子们也做了新衣服,过年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我、我就不过去了。”她是怕被人嫌弃。哪怕杨大婶没那个意思。她也怕姐姐在家难做人。翠花婶子的工钱不多,她平时也没什么可花销的,温润分给她的福利,她都送去了杨家。那里算是她的娘家了。看翠花婶子这样,温润心里也不好受,就不再提这个话头,换了个问题:“今天我们都要做什么?”他们家现在就剩下温润,王珏、王瑾和王玫。陈强家的与陈旭,还有就是翠花婶子了。家里门窗紧闭,这是防止有什么脏东西进来。“先把门神和对联都贴上,还有福字。”陈强家的道:“后厨房里有我们俩,您带着孩子们在前院玩吧,放个鞭炮什么的,驱驱邪气。”平时觉得热闹,那是因为家里人多一些,现在一口气走了六个长工,家里顿时没了一半的人手。哪怕他们临走的时候,连木柴都给弄好了。那也差着点人气。温润只好带着四个孩子去了前院,他带着对联,门神和福字。“换一下门神。”温润意气风发:“还记得王安石的那首《元日》吗?”“记得!”三个孩子异口同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润看着门上其实还挺新的门神画像:“尽管咱们这门神,看着还挺新的,但也是去年的了,换了吧!”他们家大门上的设计,是带着一个凹型,正好可以将门神贴进去。门神画像是贴在薄薄的一张竹板上的,镶嵌进大门留下的那个凹型里头就行了,只要周围固定住,就算完事了。对联么,温润看着对联:“哪个是上联,还知道吧?”“知道的,哥夫。”王珏笑着道:“您写的时候教过我们。”“那你们知道什么叫对联吗?”温润却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啊?”三个人傻眼了。对联,不就是对联吗?“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温润道:“说白了,就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有上句就有下句,从来都是一对一对的,是很有趣的文学游戏。”三个少年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1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