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晚饭的时候,没跟温润他们一起吃,而是跟他的亲兵们,与老卒在他们住着的客院里吃的,跟他们不用客气。后厨做了白斩鸡,东坡肉,红烧狮子头和清炒玉兰片儿。汤就是鱼丸汤,没做鱼是怕他们吃鱼卡着,这帮人吃饭,风卷残云如卷席,吃的一点都不慢。这些菜肴都是吃着方便的,如果是鱼的话,还要吐刺儿,如果是排骨的话,还要吐骨头。而这四菜一汤,都是吃着十分方便的,直接吞下去就行了。甚至王珺晚上都是跟老卒们住的,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他们晚饭喝了七八坛子的美酒,宵夜吃的是烧烤。那香味儿,整个村子都闻到了,狗狗们馋的直叫唤。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温润才见到王珺,王珺貌似喝了点酒,眼睛有点红:“我过了二月二,吃了猪头肉再走。”“哦。”温润点头,给他拿了一碗豆腐脑:“那敢情好,在家还能休息几天。”这么来回频繁的跑马,说实话,温润都看出来,王珺是累得够呛。不过看王珺的样子,还是很高兴的,只是兴奋过后就剩下疲惫了,不止是他,还有他的那些亲兵们,在家休息两日,应该的。“嗯。”王珺接了豆腐脑:“让他们在家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这个我来安排。”温润又给他递了个小汤勺:“把他们的身材都量一下,以后家里置办冬衣夏装,给他们也都置办两身出来,就算是在军中,也能穿着,大不了外面裹着军装,里头穿着咱们自己的衣服,还有被褥,军中的都有些薄,且几年都难得一换,咱们自家做的,到时候让他们带回去,换下来的留着咱们家自己用。”其实军中的军被,是标准的四斤棉花,一层里衬固定棉花,一层粗布外罩,缝的妥帖。可是哪儿还没有点阴暗啊?军中的军被,能有三斤棉花就不错了。剩下的那一斤,人家说消耗掉了,谁能追究呢?衣服也是,起码一年两身吧?可是三年换两身就不错了。这也是为什么,温润要给他们换衣服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王珺那么愤恨贪污了他们东西的人。不管是东西还是军饷,那都是他们这些人改得的,凭什么被人贪污?他们的大帅抄起刀子就砍人,那叫一个狠啊,却也解气的很。“听你的,都听你的。”王珺眉开眼笑的样子,有点傻乎乎。温润低头一笑,这个傻子。老王家伙食好,且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家里一人分了一大碗的猪头肉。而王珺则是挨家挨户给送了一碗猪头肉过去,给张大爷家送了一对儿猪耳朵,给杨大叔家送了一盘巧舌。又给马三儿家送了半个猪脸儿。马三儿顿时就跟活了一样,他前几天回来,都没敢上老王家的大门。生怕老王家嫌弃他,或者是唾弃他。幸好媳妇儿还是照常去老王家照顾王大小姐。吃过了猪头肉,温润带了礼物,在二月初三的时候,去了老许家,许攸成亲。王珺也跟着去了,两个人送了一份贺礼,因为他们俩是“两口子”。温润的贺礼很隆重,银子一百两,一对赤金镶宝石的手镯,以及一整套官制文房四宝。这种官制的文房四宝,许家也能弄到手,但是肯定不如他的,他的是谢六公子送给他的,一共是五套。每一套都是上用的那种。也就是内务府的规制,这种东西一般是提供给皇亲国戚以及大内使用,而皇帝一般会将这些东西,赏赐给国子监。那里算是全国最高学府吧,里头就读的人,也都是全国精英,以及官宦子弟,世家勋贵等等。当然配得上这样的好东西。可是外面就未必能弄到了。温润这个拿出来,是给许攸撑面子的,毕竟许攸要想有这样的东西,就得是他老岳丈家给搞来,他外家都不行。许家的举人成亲,又是嫡长子,大少爷,排场很大。也是为了给亲家看的,他们虽然是高攀了,但是也不委屈他们家的小姐不是?温润是提前就去的,许攸的正日子是二月初六,他初三就去了,还带着王珺。王珺发现这里还有他的院子:“许家对你不错啊!”“是,当半个家人处呢,我跟悠然兄,是至交。”温润看了看房间:“今天晚上先凑合一下吧,明天我要去一趟书院,会在书院住一夜。”他们这里安顿下来之后,就温润睡在里头,王珺睡在外面,一铺炕上,放了一个精美的炕屏。上面用精美的刺绣,绣了富贵牡丹图。“有钱人家真讲究。”王珺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哪儿都觉得新鲜。尤其是炕上还放了这么一个炕屏,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家能摆放的东西。“他们家是大户,不算是有钱人家。”温润将他的被褥铺好:“这是我备用的,给你睡,一会儿去找许老爷用饭,记得叫许伯父,我都这么叫。”“哦,知道了。”温润的话,王珺是听的。果然不久就请俩人去用饭,王珺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千户,在许家算是高官朋友了,温润也是雅士,许老爷高兴地合不拢嘴。跟王珺一起喝了好几杯,俩人竟然聊起了种地的事情,王珺到底是农家出身,自己伺候了好几年的土地,当然知晓农事,跟许老爷聊的那叫一个开心啊。喝了个五迷三道的才被温润叫人搀回去……他可搀不动王珺这大块头。你还别说,王珺正经比较膀呢,比许攸都要高一些,还胖一些,而且还有腱子肉。回去之后倒是简单了,温润啥也不用干,他那些亲兵就干了,他们就是照顾将官的人。小到更衣洗漱叠被子,大到上战场递刀枪剑戟,就没有亲兵们不干的事儿。温润见他们照顾王珺挺好的,就自己去洗漱了一下,回头看王珺已经穿了中衣躺在那里,舒舒服服的打起了小呼噜,那些亲兵已经退出去,守在了门口。哪怕是在城里,哪怕是在别人家,亲兵们也都要站岗放哨,保证王珺的安全。温润将门打开一条缝隙,小声的道:“不用这么站岗,这里很安全。”这虽然开春了,可是夜里的风还是凉嗖嗖,站在门外不冷么?何况要站一宿。“温老爷,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除非是在家里。”那站岗的亲兵笑的有点拘谨:“温老爷不用担心,我们都挺得住,习惯了,且这站岗是必须的,有过很多次,亲兵不用心,结果上头的人就被人钻了空子,刺杀的,搞事儿的,太多了。”所以他们不得不用心,要是他们的千户大人完蛋了,他们也就完了。“那你们换班啊,或者睡觉前喝点热汤暖暖身子驱驱寒。”温润小声的叮嘱完,就关上了门。他穿着比较薄,开门有点冷。只是顺口关心一下,倒是让门口的俩亲兵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跟另一个道:“这温老爷还真是体贴入微。”“咱们千户大人有福了。”其实他们也算是有福了,千户大人家里对他们是真好。洗澡,换新衣服,他们这身虽然面子上是八成新,可里头是全新。每日吃喝都好,对他们也客气得很,当一家人处的,而且他们家收留荣养的老卒,还照顾的很好。甚至还有盖房子给老卒们住的……大家都羡慕的很,打算跟着王千户干到底,然后来老王家养老。这些温润都不知道呢,因为王珺可能是真的喝多了,睡觉到半夜,嚷嚷着要喝水,渴了。亲兵们都在门外,温润也不想麻烦他们进来给王珺喂水。就自己起来,给王珺喂了点水,大概是真的渴了,这一口气喝了两杯子水,才睁开眼睛,看到是温润给他喂水呢,还一愣神:“怎么是你?亲兵们呢?”“都在门口站着呢,你就别折腾他们了,赶紧喝了水,睡觉去。”温润没好气的道:“以后不要喝那么多了,许伯父也那么大年纪了,喝什么喝?下次改喝茶水,果汁也行。”“哦哦,好,听你的。”王珺觉得这个时候,温润说啥他都会听,因为这是头一个半夜起来照顾他的人,以前都是他半夜起来照顾别人。“好了,睡觉吧。”温润给他喂了水,还用湿毛巾擦了擦他的脸,王珺睡得一脸油,擦干净了顿时觉得清爽了。温润躺回去睡觉,俩人中间隔着个炕屏,王珺只能透过微弱烛火亮光,看到那边一个朦朦胧胧的身影。这个读书郎,心软又温柔,不愧是姓“温”的!第二天就是许家有不少客人登门,温润作为许攸的至交好友,替他招待书院的那一群人;王珺作为他的契兄弟,同时也是五品高官,是在正堂那边,端坐镇场子。同时也跟来的几个小官儿坐在一起,听他们聊天。他一个武将,没人敢跟他起刺儿,但是他乃是本地人,故而大家也看个稀奇。忙忙活活的温润都觉得累了,新娘的花轿才到了门口,古代人结婚是在黄昏时分,温润不懂这些,就没往前凑,自己找了个地方休息休息。那边热闹了好一会才结束,温润赶紧去前头找到了王珺,跟他坐在了一起。这里一个桌的就几个人,还都是熟人。辛县令,县丞和县尉,以及元刀捕头,还有王珺跟温润,新郎官儿和许老爷。还有两位是新娘子的亲哥哥。大概是觉得,亲家有一位五品千户做亲戚,也算是有面子的事情,两个人对王珺还是很巴结的,说话敬酒都透露着恭敬的意思。王珺倒是来者不拒,不过他用了个巧办法,他搞了一个小酒盅,大家都用的这种小酒盅,他倒是能喝个几百盅。温润是饿了,上菜了之后就赶紧的吃,王珺啥也没干,倒是不怎么饿,就给他夹菜:“你慢点吃。”其他人看了这俩人的举动,窃窃私语,聊了一下就明白了,这俩是一对儿哦。温润好奇地看着碗里的鱼肉,一根刺儿都没有:“你怎么知道我爱吃鱼?”“听弟弟们说的,何况每次吃饭,你吃的最多的就是鱼。”王珺又给他夹了一筷子鱼肉。其实弟弟们说的一件事情,让王珺印象深刻。温润跟家里人说,吃鱼可以,但是要大鱼,因为鱼大,刺儿也大,好挑刺儿。其次是吃鱼聪明,怕卡着孩子们,就多做成鱼丸子,鱼肉糜来吃。一般时候是不怎么吃鱼的,或者是吃那种刺儿少的鱼。而温润是爱吃鲫鱼的人,可惜,鲫鱼刺儿多。他就忍着不怎么吃,或者吃的时候,也要看着弟弟妹妹们,怕他们卡着……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外科手术,一旦卡着了,只有土办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奏效。所以温润很少吃鱼,可这会儿,就有一道红烧鲫鱼在桌子上,是很大的鲫鱼,整整五条,摆在鱼翅盘子里,都是带籽儿的那种,有个名字叫“五代同堂”!因为都带籽儿呢,不带籽儿的叫红烧鲫鱼。其实这里一共十道菜,两道主食,其中不乏好吃的菜品,这五代同堂,还真没人跟温润抢。甚至许老爷还将一盘干炸银鱼,也扒拉了过去:“这个也吃一点,没刺儿。”王珺乐了:“还是您老明白。”其他人就都跟着笑了:“这么爱吃鱼啊?”“在家不敢多吃,怕弟弟妹妹们跟着吃,卡着刺儿,就外出不带他们,他才敢这么放肆。”王珺炫耀似的道:“我就说他太惯着弟弟妹妹们了,他偏不听。”“他们都很好的,你别老是苛求。”果然,温润顿时不干了:“而且我们在家吃鱼的,就是不能吃刺儿多的鱼,万一卡到了呢?等他们大了就好了。”正说着呢,新郎官出来敬酒了,刚才他把新娘子送入了洞房,里头还有一些仪式,举办妥当了他才能出来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