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饭之后散伙,温润回到家里,又开始准备中秋节。家里的做的月饼,温润带着人,挨家挨户的送了过去,第二天又跑了一趟县城,方方面面的都要打点到,包括书院的人在内。等到三日之后,他才回了莲花坳。地里头的事情,温润都交给了刘三儿去办。刘三儿倒是很称职,是个老庄假把式了。秋收的事情,温润已经习惯了,但是他要买粮食的,清理出来的仓库,一定要填满。古代农耕社会里,春种秋收,最为重要。连朝廷都要给官员们放假,让他们回家去秋收。温润也给孩子们放了假,除了那五个要考试的,其他人都回去忙活了。老卒们闲不住,就帮老杨家收拾秋,顺便学一学,怎么看地里的收成?杨大叔成了这帮老卒们的临时教官:“田地啊,第一要施肥,多多的施肥;第二就是要伺候的好好的,除草要勤奋。”“这得薅草多少啊?”一群老卒面面相觑。杨大叔还教他们如何算计水稻收成,别到时候让佃户们给忽悠了。他们一个个学的很认真,这都是以后的生活指望。不过学的不太好,回头跟各自的未婚妻一说,被那群娘们儿给训了,说以后家里的事情,不用老爷们儿操心,她们会管好这些杂事的,家里的生计,不用他们操心。温润听了之后,笑的不得了。在炕上都笑的打滚了好么:“一群老卒子,谈什么生意经啊!”根本不是那块料好么。不过也让温润开心了一下。八月十三的时候,温润知道,王珺不会回来了,就带了家里的弟弟妹妹,去了县城,除了送礼物,就是去许家大宅过中秋。许攸不在家,他要帮忙照顾许家一二,这是他们的兄弟之情。温润拖家带口的来过节,许老太爷很高兴,许老夫人也很喜欢王玫小姑娘,而王玫小姑娘则更喜欢许大宝子!“许大宝子是谁?”温润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啊。为什么妹妹最喜欢许大宝子啊?“是许家大少爷的小名儿,妹妹给起的,说是大宝贝儿。”王珏哭笑不得的道:“那许毅长得圆咕咙咚,跟个福娃似的。”哥夫曾经信手画过福娃的样子,他们见过。许毅就长得跟那个福娃娃似的,胖乎乎的。“那也不能给人起外号啊!”温润无奈的道:“她怎么喜欢个小奶娃娃呢?”“在许老夫人那里见得多了,就喜欢上了呗。”王瑾小声的告诉温润:“可能是咱们那里,没有那么小的孩子,她看稀奇呢。”可不是么,后头跟着王玫小姑娘的丫鬟告诉温润,大小姐每次都要偷偷地趁人不备,看人家宝宝的裤裆。仿佛对那个小牛牛很感兴趣的样子。温润这个郁闷啊,妹妹千万别养成流氓性格。过了中秋节,温润才带着人回了莲花坳,秋收正式开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完事了,然后补种了一茬秋菜。老王家开始收租,与以往一样,都是大鱼大肉的招待佃户们。那些老卒们的佃户,粮食温润也都收下了,折算成了银钱给老卒们,他们暂时还是在老王家吃大锅饭。热热闹闹的缴纳了租粮,又买了粮食入库,还给了县城粮食。温润送去粮食的时候,发现县城衙门里的粮库,果然被填满了。只是有几分是去年的存粮,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县令大人很满意的样子。这些事情太复杂,温润觉得自己处理不来,就很少参与,倒是秋收之后,他又收购了好多的大肥猪,表面上是给佃户们缴纳租粮之时吃掉了,实际上弄了不少的风干腊肠出来,打算给王珺送去。他也只能做一些这样的事情了。等到粮食收好了,喜事开始办了。他们莲花坳不用服劳役,秋天这会儿的时间十分充裕。于是,轰轰烈烈的喜事开始办了。老卒们这么多,一天一个成亲的,莲花坳整整热闹了二十天,然后是南宫易。温润终于见到了南宫易全家,好多人啊!而且各个规规矩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书香世家呢,行礼如仪,说话温和,态度优雅。温润还偷偷地跟南宫易夸奖:“你家人真不错。”“能不错么?这都训练了大半年了,要是我们家原来的样子,非得吓死我岳父不可。”南宫易一脸的冷汗:“为了成亲我也是拼了!”“啊?”温润有点傻眼:“咋拼了呢?”“我跟我家里人都打了一架,输了听我的,赢了我听他们的,他们都输了!”南宫易恶狠狠地道:“谁敢阻拦我娶媳妇儿,我跟他拼了!”温润一身恶寒啊!“那可真够拼的……。”南宫家可是来了不少人。南宫易这身手不错啊。“那是,为了娶媳妇儿,我都要拼命了。”南宫易前半段说的可好了,后半段就发狠了:“读书读的我脑袋都大了,为了笔试我也是拼了。”“看得出来,你头发都揪揪了。”温润好奇地问他:“该不会是头悬梁锥刺骨……你大腿还好吧?”“头悬梁锥刺骨,管我大腿什么事儿?”南宫易竟然摸了摸屁股:“不是扎屁股吗?”“大哥,你还是去看看书吧。”温润呲了呲牙:“以后千万别不懂装懂。”南宫易莫名其妙:“啥?”温润已经笑倒在那里了:“哈哈哈哈……。”难得温润开心大笑了一次,虽然南宫易觉得自己被内涵了,还被人小瞧了,郁闷得不得了。不过随后他就开心了,因为他娶媳妇儿了。全村的人都跟着热闹了一把,南宫家人多,陆氏医馆的人更多,那些老卒以姨父的身份回陆氏医馆帮忙。南宫家的人在此人生地不熟,多亏了温润帮忙,不过温润以为南宫易会带着陆雪儿回家成亲,结果是在这里成亲。并且允诺陆雪儿,成亲之后,回门的时候,在家住个对月。结婚满一个月时,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对月”。所谓对月,就是一个月对一个月,即在婆家住了一个月,回娘家也要住个月。和住十、三天回门不同的是,住对月不是在新婚足月前回去住,而是在满一月后,甚至过上几天才回娘家住对月。因为这一次算的时候是连住十的日子也算在婆家,实际上新媳妇在婆家没有住多少日子。住对月也讲究去几住几,但一般也就住二十几天,很少有住足一月的。而能在娘家住对月的,是婆家对新娘子的重视,也是对亲家的重视。新姑爷能在岳丈家里住够一月,也是岳家对姑爷的看重。南宫易的体贴,让陆家很满意。南宫家也没那么凶神恶煞,热闹的成亲之后,南宫家的人就潮水一样的退去,留下了二十几个人在这里伺候新婚的老爷和夫人。陆氏医馆没给什么陪嫁丫鬟和下人,但是陆雪儿不缺伺候的人,手段也是有的,南宫家又是讲究的黑道世家,故而也没什么奴大欺主的现象。这边成了亲,时间也到了重阳节。温润看着南飞的大雁,心情十分惆怅。“哥夫,你想吃雁来蕈了吗?”王珏少年凑过来,看了看南飞的大雁:“或者想吃红烧大雁了?”“就这吊吃,就知道吃!”温润拍了拍他的小脑袋:“我在想你大哥,这都快一年没回来了吧?”“没到一年。”王珏觉得哥夫的心,海底针。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想的是雁来蕈呢。家里人特意收购了不少雁来蕈,打算给他做好吃的,谁知道现在他就想大哥了。“也不知道你大哥在军中如何了,这人也不敢随便派。”温润派了两次人过去,头一次还有口信捎回来,可第二次就接了东西,话都没说个,只听回来的老卒们说,好像三皇子殿下妃有了身孕。这都什么时候了,怀孕了!温润都替三皇子殿下妃犯愁……。同时在军营里犯愁的还有他男人,王珺正在将一大堆蘑菇挑来挑去,洗刷干净,剁成碎末,跟剔下来的一些野味儿的肉沫,打了个卤子,又弄了一些手擀面,煮了一大锅,大家先吃过,没问题了,趁着面还热乎,赶紧装了一大碗,给帅帐里头的人送去。“这次能行吗?”三皇子殿下跟王珺熟悉了,这说话上就很随意:“她都吐了好几次了。”“肯定行,这没有油水,用的是蘑菇。”王珺道:“送进去尝一尝,实在不行,我再想办法。”“嗯!”三皇子殿下毫不客气的自己端了东西进去。半天没出来!倒是随侍在侧的一位贴身内侍总管,看王珺这么担心,就小声的跟他道:“应该是没事了,如果有反应的话,早就端出来了,没反应就是能吃进去,少吃一点也好,大不了,少食多餐。”“好,如您说的那样,就好了。”王珺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军中伙食本就粗粝,三皇子殿下妃平时还好,这会儿有了身孕,头两个月还挺太平的,可是第三个月开始,她就开始了孕吐,这两天更是只能喝白开水,连汤都喝不了了。鸡汤什么的更不用想了。没办法之下,王珺只能给她另想辙儿。蘑菇和一些野鸟的胸脯肉,做成的面条卤子,配上一些水焯过的野菜,拌面吃。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特别的东西了。其他的他也不会做啊!主要是打卤面做法简单,做一大锅面条,吃的人很多,谁知道哪一个是给三皇子殿下妃的?有人想要动手脚,都没办法动。果然,不一会儿,三皇子殿下就拿了空碗出来:“都吃了,都吃了,这会儿正休息呢。”“吃了就好,吃了就好。”王珺松了口气,人不吃饭,可抗不了多久。“多谢你了。”三皇子殿下高兴地拍了拍王珺的肩膀。王珺还有些不好意思:“您客气了。”“那你看,下一顿给她做点什么?”三皇子殿下希望的看着王珺。“我还没想好。”王珺老实的道:“这次也是走大运,蒙对了而已。”“我看她吃的野菜挺多的。”三皇子殿下道:“要不吃野菜?”“这还怀着呢,怎么吃野菜啊?”内侍总管头疼的道:“那东西,不行啊。”“要不做点杂粮粥吧?”王珺想到了一样东西:“我那里有点杂粮,煮一大锅杂粮粥,今天大营里头吃什么菜?拿来凑喝一顿,应该可以。”“今天大营里吃的是腌笃鲜。”内侍总管道:“军中做的,恐怕不会多精细。”“精细我就不给皇子妃娘娘吃了,就要这种粗粝的食物。”王珺笑着道:“或许能吃点进去,我再给煮点咸鸭蛋。”“好,好,你去忙吧!”三皇子殿下觉得王珺手艺不错,哪怕他做的饭,不如御厨的好吃,那也是不错的,起码安全。王珺就这么照顾着这对皇室夫妻的胃口,一直到三皇子殿下妃的孕吐好转,他才没那么忙,等到秋收之后,粮食运来,大营里的气氛还是那么紧绷。除了固定的粮食,还有一些,多余出来的粮草,甚至是有水军将领前来拜见三皇子殿下。王珺看到东西逐渐减少,不由得想回去一趟,可是没有被允许。倒是他缺少的东西,第二天就给补上了,只是到底不如家里给准备的精细,让王珺有点失望,却无可奈何。他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一直在营里头。温润盼着他回来,可是一直到入冬,下雪,王珺也没回来。倒是南宫易,还没走。“你这是要在你老丈人家过年吗?”温润看着南宫易一副“有妻万事足”的架势,实在是无语得很。“没办法,你嫂子有了,不方便动身,就在这里过年吧,一直到孩子出生,毕竟她娘家可是神医,比在我家方便许多。”南宫易道:“这可是我们南宫家的下一代,如果是个男孩儿……。”“那就跟他外公学医。”温润斩钉截铁的道:“不能跟你一样在道上胡混。”